隨著桃花仙殞命,再加之藍冉在鐵勒後方的大肆屠戮。
前線的鐵勒軍心也在漫長的等待中逐漸消耗殆儘。
明軍主帥李從彧抓住時機,強行攻破已經外強中乾的鐵勒主力,大戰至此走向了尾聲。
開春之時發兵,但是還未入夏就已見分曉。
李從彧增派兵力支援藍冉所部,由他保持對鐵勒的占領。
戰情快速傳到金陵。
永興帝大喜過望。
這場大戰關係到大明的國本,前線大軍的勝利,也意味著師伯在與那桃花仙鬥法的過程中取勝。
一道道聖旨賜下。
值此大勝,永興帝知道要提振人心。
不論文臣還是武將。
有功的武將以軍功受封,在朝的文官,有功的也象征性封了爵位,雖然無法世襲,但是也滿足了他們封妻蔭子的虛榮。
除此之外,永興帝自己尚為儲君時,一手操持建立的齊天書院。
這次同樣有不少書院夫子和弟子立下功勞。
他照樣許以賞賜,而且參照了山長蘇遲的建議,將金銀賞賜撥給各自的學院。
至於個人,以建造石雕作為紀念。
人活著不就爭口氣,何況這是榮耀傳至子孫後代的事情。
永興帝欣然答應。
至於打造石雕用的石料,是以先帝建造“雨陵”剩下的那部分,因其本身具備稀缺性,可以彰顯最高規格的皇恩浩蕩。
這是朝堂之內的論功行賞。
永興帝同樣注意到了,早先漠北受到狼庭攻訐時,挺身而出的江湖人士。
現在看來,這也是一股不容小覷的力量。
他立刻將自己的師兄“李狼”請來。
李狼身為劍池這一代的劍主,本身也是一個老江湖了,知道要如何滿足江湖人的胃口。
永興帝也不指望江湖太平。
畢竟,俠以武犯禁,這絕對會是一種常態。
功是功,過是過,兩者不可相抵,這才是國朝明法的根本所在。
他如今想要做出表示,也不過是給子孫後代結下幾分善緣。
最起碼。
倘若大明將來再遇上國難的時候,仍然能有江湖義士願意挺身而出。
李狼知道了皇帝的訴求。
不外乎,就是不要讓江湖人覺得朝廷翻臉不認人。
這事情說起來困難,那也困難。
畢竟,朝廷想要讓所有江湖人都滿意,這本身就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因為江湖從來不曾統一過。
他們選擇拉攏一部分人,就注定會招致另外一部分人的不滿。
但要說這事情簡單,那也是真的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