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是一個行動派,許是怕朱尋歡這不著調的小子反悔,直接把他丟進了書院。
對此,朱尋歡的心有不滿的。
可惜抗議無效。
他最大的掙紮,那就是在自己的名字上,得到了一定的選擇餘地。
當年太子進入書院的時候,就是他的祖父,彼時的先皇替他取的名字,“朱狗蛋”。
如今輪到朱尋歡了。
他同樣是皇長孫,太子照例是把這件事勞煩其父永興帝。
朱尋歡可真怕落得一個像他爹那樣的土名字,趁著這段日子沒少去他皇祖麵前示好。
永興帝疼愛孫子,而且他也確實不如先皇那般清新脫俗。
於是,他問過了朱尋歡的意見。
朱尋歡立刻得意洋洋,把自己取好的名字拿給他皇祖,就叫朱探花!
狀元是科舉第一人!
榜眼是第二人,而探花是第三人。
他上麵有父王,父王上麵還有皇祖,那自己姑且就排第三吧。
永興帝得知是他自己想出來的名字,還有他的本名“朱尋歡”。
“探花”與“尋歡”二詞之間頗有幾分異曲同工之妙。
好在,朱尋歡沒有選什麼的“作樂”,去湊那尋歡作樂的諢號!
永興帝大手一揮,允準了這事。
皇長孫就以“朱探花”的名字,進到書院裡就學。
……
另一邊。
李靈運已經在玉致的帶領下,進到了劍院裡麵。
按照玉致所言,這是帶他來取仙劍的。
前些年,劍池的老劍主“李狼”將劍主的位置和太平劍一起傳給了兒子李挽,順便將在劍院任教的事情也交給他。
李狼則是將剩下的時間,用在與柳窈共度餘生上。
他已經年近花甲,又比柳窈大了十來歲,將來大概是會走在柳窈前頭的。
師父時常教他,與其在將來假惺惺的追悔莫及,不如活好當下。
李狼一貫是最會聽話的。
除他之外,劍院另有“西道”和“北俠”二人坐鎮。
隻不過,隨著道門大興,“西道”張道吉有意識朝著道院的方向靠攏,所以玉致本人就成了劍院目前的門麵。
她帶著李靈運過來,一路上凡是路過的劍院弟子,紛紛朝其行禮。
直至到了劍院深處。
李挽還在給劍院的弟子解惑。
二人在門外等了一會兒,直至李挽將那弟子送走,這才迎了他們進來。
李挽先是對著玉致稱了一句“小師叔”。
緊接著,李靈運又對李挽稱了一句“師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