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非,可以將原因推到妖物的頭上。
汴梁府的北邊就是黃河,這大河亦是薈萃了天地精氣,是水中精怪最喜歡的洞府之所。
這世道化蛟不易。
隻是“龍屬”這一點就困住了九成九的妖物。
黃河裡沒能孕育出龍王、蛟王之類的龍族。
但諸如“魚王”“蝦王”“蟹王”這等龍族的仆從,卻是不乏修行有成者。
它們劃江而治,形成大大小小的妖王水府。
但是,黃河水族的攻擊性,顯然不及南疆妖族強烈。
它們基本上就是忽悠些村民,討要童男童女的獻祭。
這仍是為惡,而且也是草菅人命。
但在南疆妖族動輒屠城滅寨的襯托之下,朝廷在這些眼皮子注意不到的地方,也難以實現絕對的管束。
這其中留下的餘地,就是名門正派存在的意義。
斬妖功成,即可揚名。
可事實就是,金山寺自己反而成了一個藏汙納垢的地方。
李靈運從馬車走下,李終持劍立於身旁。
二人來到佛寺前。
裡麵的圓安見正主到來,心中鬆了口氣,身披袈裟,帶著幾位首座僧人上前。
“貧僧圓安,見過雲王。”
除他之外,其餘幾位首座依次見禮。
這架勢是打算先禮後兵。
直至雙方的氣氛有所緩和,圓安方丈這才開口。
他知道李靈運並非善類,因此不想硬碰硬,試圖大事化小。
“雲王的人馬圍了金山寺這麼久,想來也已經消氣了。寺院後山的菩提樹,數月之前結成了一盞菩提茶。”
“老衲將這茶獻給雲王,另外還從藏經閣取出七十二絕技中的十二門,贈予各位袍澤,以示我金山寺對朝廷的配合,不知雲王殿下意下如何?”
聽到這話,其中幾位金山寺的首座明顯不太讚同,這樣的退讓未免有傷顏麵。
可是顧及圓安方丈的麵子,終究沒說話。
李靈運暗暗感慨,這圓安做事的圓滑,難怪他的威望不及法海,卻仍然可以穩坐金山寺的主持之位。
不過——
金山寺從原本的佛門聖地,變成今日這般藏汙納垢。
不論圓安方丈是否參與其中。
他本人絕對是難辭其咎的。
李靈運也很乾脆,開口道:“本王今日前來,想從金山寺請幾位大師配合鎮撫司調查。”
“還請方丈能行個方便。”
此話一出,圓安方丈臉色頓時變得有些難看。
他們金山寺一向以清名示人。
如果真的任由鎮撫司把人帶走,不論他們最後是否查出東西,金山寺的名聲都會因此受損。
到時,他這位方丈就得成為金山寺的千古罪人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