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仙遊神情恍惚,背著長劍,宛如行屍走肉一樣,行走在繁華的金陵街市上。
今日放榜,周圍不乏討論科舉之人。
可是對於一個失意者。
這無疑是雪上加霜了。
李仙遊的身後,馬車的帷幕悄然放下。
李三省看著遠去的侄兒,不由歎了口氣:“仙遊的性子過剛,我怕他今日遭此挫折,今後也會如我那般一蹶不振。”
他們叔侄的經曆相似。
李三省少有文名,可是科舉失意之後,就頹廢了許久。
直至受到李靈運提點進了畫院,將自己喜歡的誌怪與畫技結合,不僅符合自己心意,而且還得到了旁人的尊重。
這生活才算是有了意義。
在李三省看來,侄兒李仙遊在文道上的天賦遠高於他。
若是可以靜下心來做學問。
假以時日,未嘗不能像他爹李陽冰一樣,成為一個文武雙全之人。
然而——
李仙遊如果願意接受這樣既定的未來,那麼他就不是李仙遊了。
李靈運坐在李三省的對麵。
他一月之前,就是受李三省之請,對李仙遊進行開導。
現在來看。
他當晚的開導有點效果,但是作用不大。
李仙遊如果願意與他自己和解,就不會沉浸在科舉失意之中了。
一切正如李靈運先前所料。
他與李三省全程不曾做過任何事,但是李仙遊的答卷毫無意外就卡在會試這一關,人也就此被攔在了殿試之外。
斬妖除魔,那是江湖高手和鎮撫司要做的事情。
而科舉取官,本質上是治民。
像李仙遊這等為了斬妖而斬妖的做法。
他適合到軍中任一武職,卻不適合主政一方。
“李仙遊還年輕,他有足夠的時間認清自己這輩子要做什麼。”
……
另一邊。
李仙遊鬼使神差進了一家青樓。
他想起李靈運當初所說,畫舫裡有精怪化作的女子,取悅各路而來的香客。
這一月以來,李仙遊時常在思考這個問題。
若是精怪會害人,那麼最先倒黴的肯定就是青樓的這群香客。
抽骨吸髓,奪人精氣,吞陽補陰……
各種稀奇古怪的招數,全部都可以在精怪的身上得到證實。
這個意義上,精怪害了一群無辜的香客。
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