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中一紅一藍,兩柄仙劍交替閃爍。
她沒有吭聲,隻是走到藍冉的背後,這意思不言而喻。
若是拜火聖子執意糾纏,那麼兩國的盟友關係未必能持續下去。
拜火聖子歎了口氣。
他看向玉致,這位故人之徒,再次確認:“這事情你大明當真沒有商量的餘地?”
“沒有。”
……
最終,拜火聖子選擇體麵的做法。
直接傳令到拜火教軍中,著手恢複拜火帝國的旗幟。
這也意味著這次西征的結束。
他目前唯一爭取到的,就是大明軍隊會一直留到拜火帝國複國為止,這也能避免中間再發生其他變數。
建武帝的回應很快。
他答應了藍冉向天竺用兵的請求,餘下的兵馬,經由西域退回國內。
如今拜火教已經複國,那麼包括西域在內的地盤,就成了大明按照約定得到的戰利品。
這一趟,大明兵馬西征數千裡。
除了弘揚了大明的國威,告訴希望西方王國,在東方仍有一個強大的古老帝國之外。
更是完善了大明對西域以西的版圖。
未來,倘若人口真的到了一個飽和的程度。
大明除了向東麵的大海尋求開拓之外,還有西進這一條路。
更多的耕地,資源。
……
一直到了建武六年的春天。
大軍陸續班師回朝。
建武帝對有功的將領進行過封賞。
這是大明五十年以來,最大規模的一次對外作戰。
藍冉這位大明第二代將領中的佼佼者,借著這個機會,也給了不少軍中後輩冒頭的機會。
建武帝在封賞的問題上,顯得也很爽快。
因為,大明確實需要維持自己的常備武力,填補藍冉這等老將離去之後的空白。
他大手一揮,一口氣冊封了三位侯爵,九位伯爵。
至於勳貴最高級彆的公爵。
建武帝沒有冊封。
這既是為了保持公爵的特殊性,同樣也是出於抑製勳貴集團的考慮。
他皇祖在位二十多年。
好不容易找到機會,將榮國公府的爵位給去掉。
建武帝當然不可能再封回來。
甚至,隻要有機會。
他對那些躺平的勳貴,並不會比對宗室多出多少的仁慈。
……
等到聲勢浩大的冊封結束。
建武帝因為這次的對外勝利,在民間的威望達到了,並且靠著他冊封的那十一位勳貴,緊緊握住了國朝的軍權。
這個節骨眼上,建武帝當然也想做些與前麵曆任帝王不同的事情。
譬如在自己對外的武功上著眼。
借著這個機會,前往泰山走一遭,將自己得勝的消息告祭曆代祖宗。
他們大明立國之初,就定下了不祭天地的傳統。
所以,這一趟的祭拜,隻是拜人。
經此一事,朝臣們也算是明白了建武帝的心思。
他這哪裡是要告祭祖宗。
這明擺著是昭告天下人,“武帝”的名頭他當仁不讓。
喜歡聖人弟子,長生的我奉師命下凡請大家收藏:聖人弟子,長生的我奉師命下凡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