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旨已降,道王自然隻能選擇接受。
他身著朝服,站在本來屬於儲君的行列,開始接觸朝堂政事。
這一紙任命的確引起了不小的震動。
莫非陛下真的出事了?
可是看建武帝這春秋鼎盛的模樣,朝臣們也沒人敢胡亂猜測。
那些知道一點內情的,也僅限於宮裡曾被戒嚴過。
結合建武帝後來的手段,可能與感業寺和婆羅教有關,但擺明了對方的算盤已經落空。
所以,冊封皇太弟是為了穩固國本麼?
一時間,關於這事的議論不止。
在這之中,作為道王外祖父的李成江,無疑成了各方試探消息的突破口。
李成江的夫人“譚氏”相熟的那些官家太太,也受到各自丈夫的指示,組局想將譚氏約出來打探消息。
可譚氏早就得到過指示了。
這個節骨眼上不可以當出頭鳥,否則容易樂極生悲。
道王“皇太弟”的身份已經確立。
作為道王的外家,他們天然立於不敗之地,這時候哪怕得罪人也在所不惜。
隻能來日榮華富貴砸到頭上,彆人自會舔著臉上門來。
李成江夫婦捂緊口風。
可是與他們同出一源的榮國公府。
石老夫人顯然沒有這份定力。
她們榮國公府多久沒被旁人討好過了?
李成海進京多年,至今沒有一個體麵的差事,隻能打理些國公府的產業,保證吃穿不愁。
平日裡那些對他瞧不上眼的官差,如今主動湊上門。
石老夫人作勢就要擺排場,重振一下公府的名望。
但是這回李成海卻有了主見。
他想起當初與二哥到東廠和鎮撫司時的情景,與今日道王受封“皇太弟”的事情對上了。
如果這是宮裡的意思,那麼他們的目光可就得放長遠些。
於是,李成海說服了他娘石老夫人。
這兩方的做法,全部落到了建武帝的眼底。
建武帝知道自己時日無多,心態都變得佛係了不少。
他這樣的帝王,很容易走極端。
殺戮起來像是暴君。
可是真正想要寬仁的時候,那又堪稱聖人在世。
劉理請示道:“陛下可需要老奴去敲打他們?”
“你?”
建武帝瞥了劉理一眼,隻是一個眼神,嚇得這位掌印太監跪倒在地,全身發抖。
他雖然時日無多,但還是大明立國以來,權力最大的帝王。
決定劉理的生死也隻要一句話。
所以,在他昏迷期間,劉理派人去保護玄都觀的事情,當然也瞞不過建武帝。
建武帝似笑非笑:“劉大伴,他們榮國公府是飛上枝頭變鳳凰了,你不也是即將煥發第二春了?”
劉理了解建武帝的性子,不敢反駁,直接認錯:“老奴死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