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從彧離京。
不少相熟的將門後輩前來恭送。
道王作為如今的皇太弟,位同儲君,代表建武帝送上一程。
李從彧人雖然老,但目光依舊顯得清明。
他看著道王,開口道:“老朽聽聞道王對道術頗感興趣,當年師尊也曾留下些許感悟。此番回去劍池,我嘗試將其整理出來,贈予道王。”
道王聞言,不由眼前一亮。
“那就謝過老國公了!”
他常在玄皇和其他道門高人身旁,知道國師在道術上也有著不俗的功底。
而且,神霄派的林九道,自稱就是遇到了正在飛升的國師,並且從國師手裡得到了一篇感悟。
林九道美其名曰,命作《仙人經》。
因為玄皇不欲窺探他人機緣,道王一直覺得心癢,卻也沒法當麵一觀。
如今,李從彧竟然願意把國師的心得整理出來。
隻是這一手。
道王對定國公府的好感就上升了許多。
難怪他們是大明第一將門。
李從彧也很高興。
自己臨走時,還能再刷一波道王的好感,隻要自家子孫不犯蠢。
接下來道王穩坐江山的幾十年。
他們定國公府就不怕會被道王疏遠。
直至李從彧離京。
道王回到王府,立刻又取出了寫有自己道號的巾帶。
他如今快要修成陰陽卷了。
到時,自己的道號上就可以再加上“陰陽”二字,全稱“九天普濟陰陽道人”
這些這是大道號,皆由道籙上的境界組成。
對應道籙,則可進一步將其深化。
按照他自己的說法是。
道號的變化,可以體現出對於道法的感悟和理解加深。
譬如,“九天”之後可以加一個“宏教”
“普濟”之後可以加一個“生靈”。
“陰陽”作為三品道籙,對應的理解也會更多,倒是可以再加兩個詞綴。
他誓要成為大明道號最長的道士!
……
玄皇注意到了小兒子的變化。
但是他願意修煉“金錢道術”,並且特意去接觸政事,這讓玄皇對他的要求已經無限放低了。
隻要能順利接下的大明,剩下的隨便他折騰吧。
至於建武帝。
他站在皇者的立場上,將道王的行為視作是權術的一種進步。
為此,建武帝甚至還打算立下一道詔書。
凡是帝王修道的,那麼稱呼帝王的道號之時,不論長度多寡,都需要完整記下,不得有任何簡化。
這是一種服從性的敲打。
假如這點規矩都不願意遵守,建武帝就有理由懷疑,底下人有不臣之心。
需當趁早將其斬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