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好趁著這個機會,好讓這小子得以邁向更加廣闊的天地。
於是,他與弘道帝商量,要帶著朱常青到外頭的事情。
弘道帝沒有拒絕。
他對旁人刻板,可是對朱常青這個養在眼皮子底下的孫子,當真是有著幾分宛如尋常人家祖父一樣的仁愛。
朱常青臨行前到慈寧宮給曾祖母請安。
他父王的離去,給李太後的打擊不小。
短短一年間。
李太後不僅沒了爹,還沒了大孫子,心情可想而知。
不過,她仍然還會儘自己最大的努力活下去,並且儘可能活久一點。
因為自己在弘道帝心中的地位特殊。
這可以讓她的母族榮國公府沾光。
那是爹與三叔大半生的夙願。
李太後還想活下去,她要替榮國公府遮風擋雨,保證他們的榮華富貴。
隻因,這一路走來太不容易了。
……
李靈運帶著朱常青離京。
他們先往北走,來到了燕王府所在之地。
時過境遷。
一代代燕王來來去去。
李靈運最初打過交道的燕守戰與燕三,他們在燕王府族譜的位置上,已經有了一層樓那麼高。
莫說是他,便是曾與玉致並肩作戰的燕王府子孫“燕冷”。
那都已經是五十年前的燕王了。
時任燕王,按照輩分,他是燕冷的曾孫子,名叫燕狄。
燕狄算是經曆了燕王府從一個手握兵權的鐵血王府,變成了如今的富貴王爺的全過程。
這個結果。
對於燕王府來說,這肯定是吃虧的。
畢竟,他們如今對漠北與狼庭草原,已經失去了掌控力。
即便麵對朝廷派來的總督,時任燕王都隻能客客氣氣,生怕這總督反手到京師告上一狀,引來朝廷的責罰。
這樣的風光不如從前。
但如果與青史上的那些異姓王相比。
燕狄卻又覺得滿足了。
畢竟,曆朝曆代可沒有哪家曾經手握重兵的王府,可以安穩傳承一百多年的。
他們的結果隻有兩個。
要麼是受到帝王的猜忌,誅滅全族。
要麼起兵造反,贏了更上一層樓,輸了永世不可翻身。
可以守住手裡的榮華富貴。
這已經是最好的結果。
燕狄平日也有聽曲的習慣,得知前來造訪的是“花間道士”以及“花間道士”的弟子,熱情招待了他們二人。
一行人參觀了燕王府的全景。
總體上,這裡與百多年前的燕府變化不大。
王府裡的陳設,處處透著一股歲月特有的鏽跡與斑駁。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