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非宗譜為證,那還真是八竿子打不著。
李胭脂目前不知道李靈運的下落。
可是李靈運有恩於他們一家,這恩情趁著朱北臨還在時要報答回去,索性就轉嫁到李無憂那裡。
他日,有靖江王府給李無憂作後盾。
京師之地,想來無人能欺負得了她。
……
到了五月十一。
北平的城隍廟會拉開帷幕。
城隍神轎出行,武官相護,文官相隨,道教掬香,佛教誦經。
旌旗儀仗繞著京師的要道逡巡。
得知這是清平帝允準,又是靖江王本人賀壽之名。
靖江王之父,首任秦王是北平這座城池的締造者。
他本人得其父蔭,而且與人為善,凡是生活在北平的人,都願意賣他一個熱鬨。
北平的官員開始自發約束下屬。
街道兩側,圍滿了前來看熱鬨的百姓。
等到倚仗走完,又有各地城隍廟進京的雜耍隊伍,靠著自己的祖傳手藝,在這裡賺吆喝。
今日的大禮攸關城隍廟的存亡。
務必要辦得漂亮!
好不容易,等到城隍廟的隊伍回去了。
一路緊跟著百姓這才覺得口乾舌燥,但是仍有些意猶未儘。
這時,他們見到了前方的集市。
那就是朱北臨留下的商機。
沒有利益的東西,通常無以為繼。
……
北平城隍的廟會大獲成功。
到了清平十年,仍是五月十一。
各縣城的城隍廟效仿,並且針對村鎮的建製,輪流選出了一個負責操辦城隍廟的事宜,並且將集市的位置設在該村。
這又將是一個不小的蛋糕。
江油城隍廟。
李仙遊親身經曆過,從前門可羅雀的城隍廟,因為有了利益,如今再度變得門庭若市。
站在他的立場上,這當然是好事一樁。
各方嘗到了甜頭。
陰司的城隍廟給予朱北臨功德,並且將請封的任命遞到了陰皇那裡。
這對李靈運來說,不過是左手倒右手。
朱北臨算是自家的子侄。
而且符合規矩,他立刻批準了任命,朱北臨仍在陰司擔任“靖江王”,並且將在日後加入到城隍廟的香火供奉之列中去。
至此,朱北臨的任務算是圓滿完成。
他留在京師,享受餘生。
這一年,京師還發生了一件大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