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務府與內閣互不相讓,最後隻能交由皇帝裁決。
皇帝大筆一揮,砍掉了一千餘萬!
工部被擱置的幾百萬,不在這一千萬之內。
杜學士勸皇帝三思!
“朝廷不能舉債度日!”皇帝一錘定音。
杜學士心中一歎!
做首輔的這幾年,雖然杜學士並不看好朝廷,暗中做出許多布置。不過他的兢兢業業,朝野上下也是有目共睹。
與皇帝之間,倒也算是君臣相得!
預算討論總算是落下了帷幕,杜學士主動留下。
“陛下!”
等眾人退出,杜學士衝皇帝拱手彎腰。
皇帝吩咐平身!
賜座!
“下官無能,導致朝廷財政日益窘迫。”杜學士麵有愧色。
“如果不是杜愛卿勉力維持,財政恐怕會更加緊張!”皇帝語氣溫和。
“陛下,如今諸侯虎視眈眈,如果削減預算,恐怕朝廷更加無力約束!”
話鋒一轉,杜學士開始陳述起目前的狀況。
“就算再加一千萬,麵對諸侯時,朝廷又能有多大的話語權?舉債度日,最終的結局就是財政崩潰,到時帝國就會陷入持久的混戰!”皇帝對局勢有著清醒的認識。
“陛下,舉債隻是權宜之計,等到財政緩解,自然會將缺口填上!”杜學士仍不死心。
“如何才能緩解?”皇帝的語氣依舊十分溫和。
麵對首輔,皇帝給予了足夠的尊重。
“山南絲綢發達,如果將修複水利的預算投入絲綢,獲利將是耕作的數倍。”杜學士提出自己的辦法。
睿親王的奏折,內閣原本持反對意見,奈何睿親王堅持,隻得通過內務府遞上。
“山南原是魚米之鄉,糧食除了自給自足,還能銷往京師。如今,朝廷連年救濟,西原的糧倉還能堅持多久?”
“戶部已預留錢財,準備前往諸侯購糧!”
杜學士認為隻要有足夠的錢財,就能買到足夠的糧食。
“如果諸侯不賣?內閣打算如何應對?”
“陛下,天下那麼多諸侯,隻需要一兩家,就能彌補山南的減產。”杜學士十分樂觀。
“你是首輔,兩權相害取其輕,朕不怪你!”
皇帝起身,在殿內來回踱步。
“不過,凡事要往最壞處想,如果五省之地無法自給自足,一旦諸侯達成默契,朝廷要如何破局?”
“帝國的命運,必須掌握在朝廷手中,糧食和軍隊,是重中之重。”
“下官明白!”
杜學士起身,衝皇帝拱手彎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