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國境內的幾處糧倉走水,損失慘重。
無奈之下,燕王隻得派人前往緩衝地帶購糧。
空車出去,同樣是空車返回。
原因很簡單,緩衝地帶的糧食,早已被京城的糧商買走,然後高價賣給了高原上的大都督。
如今緩衝地帶的糧食,剛好能堅持到他們秋收。
燕王隻得向宋王求助!
宋王慷慨解囊,一大批糧食從緩衝地帶運往燕國。
結果在半途遭遇高原人的伏擊,糧食全部被劫走。
僥幸活命的官兵逃回宋國,證實了襲擊他們的,是高原人。
隻不過他們不知道的是,這些高原人,是去年那位大都督的手下。
大都督的領地離緩衝地帶最近,就算大雪封山,駐守在山底關隘的高原人依舊能夠前往緩衝地帶。
至於他們是如何準確的得知消息,又是如何從胡羅素的眼皮底下溜走,就不得而知了。
宋王大怒,燕王則是遍體生寒!
縱火,是煙雲穀的特長,至於高原人——
聽說北方的遊牧部落,同高原人的長相極為相似。
再加之梁國往燕國的邊界不斷增兵,燕王認為,梁國已有了動手的打算。
再三權衡,三萬燕軍穿過緩衝地帶,堵住了高原人衝下來的一條通道。
同時,燕王上奏朝廷,請求撥糧。
燕軍一動,宋軍也跟著動了起來。
三萬宋軍堵住了另一條通道。
宋王想得十分透徹,投靠徐國,無異於是羊入虎口。
隻有與實力相當的燕國抱團取暖,才能在即將到來的亂世中存活。
胡羅素的壓力驟減!
燕王的奏折還在路上,太子親自提筆,主動給魯王出謀劃策。
從服飾和彎刀來看,這一時空的矮人,與另一時空的家夥應該都屬於同一類貨色。
他們崇尚那個什麼什麼精神,死,大概是不怕的!
想要徹底摧毀他們的意誌,就必須展現出絕對的實力,讓他們的骨頭縫裡,都散發著恐懼。
太子建議魯國集中優勢兵力,給他們上一堂生動的教學課。
這封信至關重要,太子命二七帶著東廠的太監,親自送往魯國。
等二七離開京城,太子的目光又轉向了南邊。
從山南到康國,從康國到越國,再從越國到猴子的地界。
最後,麵朝大海——
波瀾壯闊!
西方的故事,來自於西方人的口中。麵對異族,太子的信任實在是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