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臣來說,支撐下去的唯一理由,就是朝廷。”
“就算朝廷日益——衰敗,殿下,臣能否如此形容?”康王禮貌的向太子詢問。
太子輕輕點頭。
“殿下,就算朝廷無力壓製大諸侯,可畢竟掌握著禮法。那些大諸侯想要吞並我們,總得要尋找一個貌似合理的借口。”
“無論是加九錫,還是冊立世子,都是朝廷用禮法來製衡諸侯。如果臣沒有猜錯的話,這應該是殿下的傑作。”
太子沒有回應,算是默認了康王的猜測。
“隻要諸侯沒有快速摧毀朝廷的能力,哪怕強如梁徐,也絕不敢輕舉妄動。”
話音落下,康王在車廂內正襟危坐,準備聆聽太子的點評。
康王的這些想法,太子也曾經反複想過。
隻不過如今從一位諸侯王的口中說出,更加堅定了太子的判斷而已。
“吳王恐怕不會有這麼多的顧忌!”
年邁的吳王,已沒有等待的時間。
“那殿下就利用禮法的優勢,儘快將吳國拿下。”
康王早已分析過這些諸侯,回話的時候沒有絲毫猶豫。
儘快?
太子的腦海中浮現出‘翁門’二字。
也不知住持到底有沒有聯係上千變門的門主?
一路都是官道!
半月過後,迎接的隊伍出現在京城外麵。
禮部製定的儀式十分隆重,康王準確的流露出激動的情緒。
等到上殿,君臣合力上演了感人至深的一幕。
賜宴!
金鑾殿的氣氛被推向了高潮。
等到宴席結束,康王,也就變成了康親王。
上朝議政,位列曹親王之後。
密親王,終究還是退了一步。
密親王要有自己準備,表現得十分豁達。
出金鑾殿後,站在空曠的廣場上,太子拍了拍密親王的肩膀,勸慰‘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密親王注視著太子,臉上寫滿了三個字:
聽不懂!
太子這才想起,這時空沒有塞翁失馬的典故,於是花了好一番力氣,才解釋清楚。
密親王滿臉的感激,謝過太子的安慰。
第二日,有太監前往密親王府傳旨。
密軍,改為鎮北軍,歸兵部管轄。
密親王,是鎮北軍的主將。
在這個亂糟糟的局麵之下,萬貫家財不如數千家丁,更何況還是一支數萬人的軍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