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曾做過輔政美夢的大佬,紛紛清醒過來。
如今的安陽公,已經沒有與朝中大佬合作的本錢。
那麼除了安陽公,還能有誰?
直到跨進東宮的大門,太子也沒能理出頭緒。
用過午膳,太子出宮前往詹事府議事。
自從太子大婚後,便很少在東宮接見官員。
常遇春也在!
“孤不願諸侯攪亂京城,準備主動出擊!”
剛在中央坐下,太子便說出自己的決定。
沒錯,這是決定,眾人隻需要圍繞太子的決定製定方案。
之所以做出這個決定,是因為前幾年,太子一直在疲於應付一個又一個的陰謀。
那種被動的滋味,實在是有些難受。
眾人聽後,皆是精神一振!
“孤的策略,用燕宋牽製梁徐,鞏固同越國的聯係,全力拿下吳國,順帶再談下魯國。”
至於還有幾家小諸侯,太子認為他們不具備掀起風浪的實力。
“殿下,燕宋恐怕沒有牽製梁徐的能力。”
劉昌對諸侯了如指掌,率先發表意見。
“孤知道沒有!”
在座的除了常遇春外,都是詹事府的中堅力量,太子的語氣十分溫和。
劉昌明白過來,起身衝太子彎腰請罪。
太子命他坐下說話。
“殿下,何不重新勘定邊界?”
開口獻策的,是孫皋陶。
“說下去!”
“如今帝國的諸侯國已出現諸多變化,殿下可借魯國向吳國讓出城池一事,要求重新勘定各諸侯國之間的邊界。同時嚴令各諸侯國在此期間發生衝突,以及讓出領地。”
“借此機會,朝廷完成對吳國的部署,一旦動手,必須快速殲滅。”
一舉數得,太子目露讚許。
“如果有諸侯不予配合?又當如何?”馮曉華在一旁開口請教。
他雖然是越王的兒子,不過早已踏上了太子的戰車。
“勘定邊界,是大事中的要事,如果有諸侯不配合,朝廷就直接在輿圖上劃分。到時候界碑移動數十裡,他們也就怨不得朝廷。”
孫皋陶早已想好了應對的措施。
哪怕強如梁徐,如果因為他們自身的原因導致界碑移動,也不能作為開戰的借口。
還有許多細節需要商議,不過既然找到解決的辦法,太子隨即將話題引向對吳國戰前的準備。
關於如何加強與越國的溝通,太子認為那是他和馮曉華應該解決的問題。
“同吳國這一戰,最多隻能打一個月,如果不能在一個月內解決掉他們,絕對不能主動出擊。”孫皋陶再次強調。
“為何?”
問話的,是代國的二公子。
“魯國讓出一府之地,讓全天下都清楚魯王遠避外島的想法。朝廷如果對吳國主動出擊,其他諸侯很快就會悟出朝廷的意圖。”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