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國!
黑奴軍團在吳國的境內四處逃竄,所過之處,哀鴻遍野。
吳王大怒,不過此時已無力控製。
吳國的百姓原本就喜歡同相鄰的魯國比較,如今見吳王的軍隊在自己的土地上肆虐,吳國百姓的心裡開始悄然發生了變化。
一股怨恨的情緒在心中滋長!
江東!
江東軍和越軍持續發力,再加上江東百姓的配合,吳軍已經快要退出江東的地界。
京城!
太子開始頻繁出現在內閣。
皇帝金口一開,太子也心不甘情不願的領旨,康寧的水利以及山南到康寧的兩條大道,就進入到籌備階段。
康親王是前康國的諸侯王,太子邀請他出謀劃策。
對康寧的百姓來說,這是天大的好事,康親王投入了極大的熱情。
分工明確!
錢,由太子籌措;水利和道路的方案,由康親王負責審核;協調六部與康寧,則是內閣的責任。
太子大手一揮,第一期的兩百萬兩就從東宮劃撥到戶部。
東宮賺錢的產業實在是太多,除了太子妃和她的心腹爪牙,無人清楚東宮到底能調動多少錢財。
太子也不清楚。
城外開始張貼告示,流民們情緒高漲,踴躍報名。
比他們早一些來到京城的流民,不但在城外有了自己的房子,還吃上了皇糧。
對他們來說,這已算是逆天改命!
順天府的統計十分準確,短短數日,已有萬餘青壯報名。
太子請留侯出馬,整頓這些流民。
不過——
原本再正常不過的舉動,在某些人看來,卻是彆有用心。
比如,安陽公!
安陽公府內,安陽公與自己的長子密謀。
“父親,太子一反常態,多次出入內閣,難道是想拉攏他們?”
“你再想想?”安陽公沒有立刻給出答案。
年輕人陷入到思索之中。
良久,年輕人衝安陽公搖頭。
“太子一向謹慎,如今為何不避嫌疑?”安陽公問出了一個問題。
“自從六皇子死後,太子已是性情大變,做事少有顧忌。”
“這句話是誰告訴你的?”
“敦郡王府的世子!”
“這隻小狐狸,隻說了一半!”
年輕人請安陽公解惑。
“太子行事雖然少了顧忌,不過手段卻比以前要更加高明,也更加狠辣。”
年輕人思索一番後,輕輕點頭,
“還是回到剛才的問題,太子為何不再顧忌陛下的猜疑?”
年輕人再次陷入到沉思之中。
許久過後,他已是麵如土色。
“想明白了?”安陽公的眼中閃過了一抹欣慰。
“坊間傳聞陛下身體不適——”
說到此處,年輕人有些艱難的吞了口口水。
“未必是空穴來風!”安陽公將這句話補充完整。
“難怪父親會順水推舟!”
“想通了這一點,太子所有的舉動,都變得十分合理。”
“父親,若是——若是太子登上大位,我們常家將死無葬身之地。”年輕人麵露惶恐。
“大位?”安陽公發出了一聲冷哼。
“父親——”
“可憐我一心效忠陛下,可他卻將我視為太子的墊腳石!”安陽公目光轉冷。
年輕人麵露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