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駕崩,各諸侯王的反應自是不同。
代王哭腫了雙眼。
這不是比喻,而是對代王狀態最客觀的描述。
燕王與宋王在大殿獨坐,沉默良久。
同樣沉默良久的,還有東邊的魯王。
至於越王,則是發出了一聲濃重的歎息!
然後——
繼續飲酒!
梁王不悲不喜,因為同時傳來的,還有敦郡王失敗的消息。
這就意味著,太子將會順利登基。
與皇帝,不,與先帝相比,梁王認為太子要更加難纏。
先帝隻是希望維持現狀,保證帝國表麵的穩定和繁榮,太子則希望帝國能在實質上完成統一。
換句話說,如果梁王不去招惹先帝,先帝一定會給予梁王足夠的禮遇。
但是梁王就算沒有招惹太子的打算,太子也會主動出擊,讓梁國從帝國的輿圖上消失。
上京!
梁王召相國商議。
出現在殿中的,自然還有梁王大力栽培的世子。
“國喪期間,出兵是否合適?”
梁王看向相國,開口詢問。
太子善於操縱輿論,為了避免陷入被動,梁王對相國的意見無比重視。
因為,相國同樣善於操縱輿論。
“主上,國喪才是出兵最好的時機。”
相國給出了一個令人驚訝的結論。
“為何?”梁王忍不住追問一句。
“此前,燕國與陳國多有不臣之舉,借助國喪,正好出兵討伐。”相國的回話顯得理直氣壯。
“這——是否有些牽強?”梁王麵露猶豫。
“如果主上不放心,大可以派人在京城翻一翻舊賬。”相國的臉上露出了狐狸般的微笑。
略一沉吟,梁王拍手稱善!
與梁王的不悲不喜不同,徐王則是大笑不止。
對敦郡王的失敗,他早有預料,之所以配合,不過是為了給太子添堵。
這幾年太子從徐王府勒索了不少錢財,這次,就算是一個小小的反擊。
同梁王的看法一致,徐王也認為太子比先帝要更難對付。
不過徐王認為,太子有一個致命的弱點。
那就是宗室對太子的擁戴有限。
堡壘往往是從內部攻破的,如果徐王認為時機成熟,完全可以從宗室入手,尋找起兵的借口。
除去那些苟延殘喘的小諸侯,還有一位諸侯王。
陳王!
陳王與先帝多一層關係,可是這並不意味著陳王會有著更加悲傷的情緒。
盛天!
陳王同樣召相國商議。
經過這一兩年的驚心動魄,陳王對太子的了解,要比其他諸侯深刻許多。
太子看似仁厚!
這六個字,就是陳王對太子的評價。
“桐軍登陸,對陳國來說,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
陳王的切入點有些出乎相國的預料。
“下官認為,弊大於利!”
思索片刻,相國給出了自己的判斷。
“哦?”
對相國的回話,陳王同樣有些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