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想象中的封賞,詹事府的官員從東線回來後,依舊低調做事。
內閣十分滿意。
滿意的內閣,也就自動忽略了皇帝在乾清宮設宴,款待詹事府官員一事。
對於現狀,詹事府上上下下,沒有一丁點的雜音。
在他們的認知中,隻要簡在帝心,遲早會有飛黃騰達的時候。
————
嚴格來說,詹事府服務的對象是太子,不過皇太孫年幼,皇帝暫時還沒有冊立太子的打算。
於是詹事府服務的對象,依舊是當年的太子,如今的皇帝。
皇帝召趙琮量入宮,詢問東線的情況。
從不同的視角看待同一件事物,這是皇帝的優點之一。
趙琮量隨詹事府前往東線,一方麵是皇帝有意栽培,另一方麵,也是為了讓他避開京城的風波。
對這位堂弟,皇帝還是極為喜愛的!
儘管不需要趙琮量出謀劃策,不過這家夥並未閒著,他整日帶著親隨四處遊蕩,增長了不少見識。
富庶!
是趙琮量對前吳國的評價。
“詳細說說!”皇帝麵露鼓勵。
“吳國的土地雖然肥沃,可西原的土地同樣肥沃。”
趙琮量的回話,看似有些不著邊際。
皇帝沒有打斷他的思路。
“但是吳國的百姓比西原的百姓過得更加滋潤,臣以為是因為海貿。”
說到此處,趙琮量壯起膽子看了皇帝一眼。
皇帝笑著命他繼續。
“海貿,不但能讓吳國的百姓多一門營生,還能讓他們的糧食賣出更高的價格。”受到鼓勵的趙琮量信心倍增。
“他們的糧食都賣給了誰?”皇帝突然開口詢問。
“不知道!”趙琮量脫口而出。
“嗯?”
“陛下,臣隻知道他們賣出的價格,比京城的糧價要高出三成。”趙琮量急忙回話。
沉吟片刻,皇帝輕輕點頭。
除了民生,皇帝也詢問了趙琮量關於軍隊的看法。
“臣不懂,不敢胡言亂語!”趙琮量如實回話。
對趙琮量的誠實,皇帝十分滿意。
“你是親王府的世子,是未來的禮親王。朕不希望你混吃等死,給你個機會,你自己選擇。”
禮親王也求得不降等襲爵的賞賜,故而皇帝有此一說。
趙琮量明白這幾句話的分量,跪下磕頭謝恩。
等趙琮量告退,皇帝命人前往短衣衛,命王義入宮。
“吳國的糧價,到底是怎麼回事?”
傳旨的太監速度不慢,王義更是稱得上神速。
“陛下,這些年,一直有人在吳國高價購糧。”
短衣衛的職責,讓王義能準確回話。
“如此簡單的事情,為何沒能查清?”皇帝微微皺眉。
如果弄清楚買家,短衣衛的情報中一定會出現相關的信息。
“每年購糧的都是些生麵孔,而且糧食都是直接運往港口。”
聽出皇帝的不悅,王義的後背開始微微冒汗。
“海外?”皇帝看了王義一眼。
“是!”
聽到王義肯定的回答,皇帝陷入到沉思之中。
除去桐國,以前海外最大的勢力就是那些矮人。
不過矮人已經被魯國變成了賤民,購糧的,絕不會是他們。
至於魯國,皇帝都在從魯王的手中購糧,他們又怎會在吳國購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