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皇帝再次在車廂內端坐,嘴角已帶了一抹冷意。
梁、桐、徐三國虎視眈眈,皇城內卻風波不斷,皇帝對這些所謂的宗室,實在是厭惡到了極致。
說不定——
還得再親自割下幾顆腦袋。
想到此處,皇帝的眼中已是寒光閃閃。
那把鈍刀,一直放在乾清宮的禦案之上,皇帝時不時的就會把玩一番。
回到乾清宮,皇帝召杜學士前來議事。
討論的議題,是西原的安全。
鎮西軍與定西軍率先完成了整編,六萬人顯得有些單薄。
“朕想將河西軍駐紮在西原。”
皇帝直接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河西軍的主帥,是曹親王。
“陛下,這樣一來,曹親王——”杜學士顯得憂心忡忡。
這些入朝的諸侯,無論表現得多麼忠心,都無法讓杜學士放下內心深處的戒備。
這也是皇帝特意召他商議的原因之一。
“河西軍,是朕親自掌管的軍隊,此次擴充,會有數百名羽林衛前往,出任中下層軍官。”皇帝語速緩慢。
所謂中下層軍官,實際上就是基層骨乾。
“陛下,曹親王正值壯年,假以時日——”杜學士依舊是欲言又止。
“曹親王是主帥不假,不過他的大部分時間,都會待在京城。”
皇帝明白杜學士想說些什麼,又補充了兩句。
聽到曹親王不會長時期待在軍營,杜學士這才稍稍放心。
“陛下,下官建議三位副統領,全部由陛下任命。”
略一思索,杜學士提出了一個能確保安全的方案。
“胡勇會占據一位副統領的職位。”
皇帝算是部分認可了杜學士的意見。
胡勇,胡羅素之子。
沉吟片刻,杜學士起身,衝皇帝拱手彎腰。
杜學士每日都要閱覽東線的情報,對這位軍中悍將並不陌生。
皇帝命杜學士坐下說話。
“這樣一來,西線便有了九萬軍隊,就算出現什麼意外,也能堅持到朝廷的援軍。”
皇帝的手指輕敲著扶手,神色凝重。
“陛下是在擔心梁、徐?”
對皇帝謀篇布局的手段,杜學士可是佩服不已。
“梁徐有燕宋抵擋,又有越國牽製,朕並不擔心,朕擔心的,是西邊的那位國王。”
“陛下,有高原這道天然的屏障,他們攻不過來。”
杜學士也聽過查理的大名,不過在他的眼中,那隻是一個遙遠的故事而已。
“你可知錦衣衛有多少探子去了西邊?”
對杜學士的判斷,皇帝不置可否。
杜學士請皇帝明示。
“六十九人!”皇帝給出了一個準確的數字。
杜學士聽後,心中一驚。
錦衣衛培養一名探子,要耗費數千兩白銀,六十九人,就意味著數十萬兩白銀撒向了西方。
“他們傳回的情報,讓朕寢食難安。”
話音落下,皇帝命杜公公將一份卷宗送到杜學士的麵前。
杜學士攤開,立刻被裡麵的內容吸引。
那位查理國王,正在迅速吞並西方的國家。
更加恐怖的是,每滅掉一國,他的方陣就會臃腫幾分。
如今,已成為一隻鎧甲巨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