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王姓趙,世子自然也姓趙。
皇帝命平親王與安親王府的世子出城迎接。
安親王府的世子,是趙方純。
他們迎接的,自然是桐國的世子。
桐國的世子表現得受寵若驚。
注視著熟悉的麵孔,平親王微微一笑。
皇帝在金鑾殿接見。
一同出現在金鑾殿的,還有帝國貴族的代表,和朝堂中的大佬。
在禮部官員的引導下,桐國的世子完成了一套繁瑣的禮儀。
表現自然是無可挑剔。
皇帝賜座,態度溫和。
“從鄰嶽到京城,路途遙遠,世子辛苦了!”
注視著階下的世子,皇帝語帶感慨。
“接到陛下的旨意,臣不敢耽擱,星夜趕路,唯恐有不敬之處。”
世子態度恭敬,不過——
話裡有話!
睿親王等人麵色一沉。
朝中的許多大佬也是麵帶不悅。
強大的武力,和逐漸好轉的財政,讓這些大佬找回了丟失已久的威嚴。
在他們的認知中,彆說一位小小的世子,就算是諸侯王前來,也得老老實實得跪下,聽候皇帝的裁決。
皇帝神色不變,態度溫煦依舊。
世子主動向皇帝稟報了桐軍登陸的用意。
當他說出這是為了給予朝廷有力的支持時,大佬一側響起了一聲輕笑。
世子沒有停頓,甚至沒有轉頭。
“高愛卿為何發笑?”
等世子稟報完畢,皇帝看向朝臣一側,開口詢問。
他口中的高愛卿,指的是禮部的高尚書。
聽到皇帝點名,高尚書出列,衝皇帝拱手彎腰。
皇帝吩咐免禮。
“陛下,按照律法,桐國若是想替朝廷平叛,應該先上奏朝廷,得到許可後方能行動。可朝廷卻從未收到過桐王的奏折。”
“而且,既然是世子領兵前來,等到局勢穩定,世子應該主動入朝,而不是接到聖旨才前來京城。”
一口氣說完,高尚書的腰再次彎了下去。
皇帝命高尚書退下,語氣溫和。
“世子如何看待高尚書的質疑?”
皇帝的目光,落回到世子的身上。
“陛下,桐國遠在海外,這一來一回,至少也要數月。兵貴神速,耽誤了戰事,可是帝國的損失。”
這幾句說完,世子做出停頓,等待皇帝的指示。
皇帝輕輕點頭,示意世子繼續。
“而且,目前東邊戰事不斷,局勢還遠遠算不上穩定。”
緊接著,世子又補充了幾句。
皇帝認可了世子的解釋,同時對世子能主動前來,給予了高度的評價。
“聽說桐軍已經進入到陳國?”
話鋒一轉,皇帝詢問起桐軍的行動。
“殘寇在陳國境內流竄,為了陳國的百姓,臣隻能派兵清剿。”世子表現得十分鎮定。
皇帝再次給予了認可。
賜宴!
————
第二日,睿親王、平親王與趙方純代表宗室宴請桐國的世子。
乾清宮內,皇帝正在閱覽胡羅素的奏折。
胡羅素是沙場悍將,短短月餘,就將入侵緩衝地帶的武裝料理乾淨。
奏折中,胡羅素詳細描述了殲滅的過程,對結果更是著重強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