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羅素同謝維安一道入宮,向皇帝辭行。
皇帝的賞賜極為實用,讓兩位將軍欣喜不已。
等到二人離京,皇帝終於等來了梁王的請罪折子。
奏折中,梁王言辭懇切,表示世子體弱多病,不宜長途跋涉。
於是,梁王打算讓自己的次子前往京城常住。
放下奏折,皇帝麵帶微笑。
杜學士與劉總管坐在凳子上,同樣滿臉的笑意。
“杜愛卿將這份奏折拿回去,聽聽大家的意見。”
皇帝的目光,落在杜學士的身上。
杜學士自然明白皇帝的意圖,欠身應下。
“內務府也可以參與討論。”
皇帝的視線轉移到劉總管的身上。
劉總管急忙起身,彎腰應下。
皇帝笑著命他坐下說話。
“秋收已經結束,今年的收成不錯,朕決定提高官員的俸祿,杜愛卿讓戶部同吏部理一個章程出來。”
一件事說完,皇帝立刻切換到另一個議題。
麵前的二人,一位是帝國首輔,一位是太監首領,時間對他們來說,是不夠用的。
“陛下,他們才剛漲了俸祿,這又漲——”
杜學士的拒絕十分委婉。
在他的意識中,皇帝此舉,無非是在拉攏文官集團的底層官吏。
無論什麼時代,知府以上的官員,都不會指望著俸祿生活,更不用提朝堂上的那些大佬。
以杜學士為例,他以前的俸祿是一千二百兩,就算漲了,也不過才兩千兩。
外地的巡撫進京,就算杜學士不主動開口,收到的孝敬也不會低於一萬。
除了這一點,杜學士還有更深層次的考慮。
朝廷的財政好轉,得益於軍隊在戰場上取得的勝利,如果——
漲俸祿容易,降俸祿——可就難了!
“官員的俸祿本就偏低,要讓他們實實在在的體會到帝國強大帶來的好處。”
皇帝裝作沒有聽出杜學士的拒絕。
“陛下,做官可不是為了錢財!”
杜學士衝皇帝拱手。
“杜大人,可官員也得吃飯不是?”
劉總管的聲音在一旁悠悠的響起。
杜學士轉頭看了劉總管一眼,沒有開口反駁。
如今內閣與內務府配合默契,劉總管還幫杜學士解決了一個不大不小的麻煩,杜學士不願因為此事,破壞了雙方之間的合作。
“劉總管這句話說得不錯!”
皇帝輕輕點頭。
加吧!加吧!
杜學士依舊是欠身應下,心底響起了一聲濃濃的歎息。
皇帝又安排了幾件事情,然後命二人退下。
片刻之後,杜學士與劉總管便出現在乾清宮外。
劉總管態度謙遜,衝杜學士做出一個請的手勢。
杜學士自然不肯。
謙讓一番,還是杜學士走在了前麵。
劉總管落後他半個身位。
“劉總管,增加俸祿雖然是好事,可朝廷的財政還是不容樂觀。”
走下高高的台階,杜學士緩緩開口。
“杜大人,您就彆給咱家打埋伏了,單是從吳國運過來的現銀,至少也有三四千萬。”
劉總管輕聲笑了起來。
“陛下要整修康寧的水利和道路,耗費至少千萬,再加上——”
“杜大人,這些事咱家都清楚,可咱家更清楚的是,要絕對服從陛下的旨意。”
劉總管有些無禮的打斷了杜學士的解釋。
“你可以這樣,可本官不行!”
杜學士神情嚴肅。
“這是自然!”
劉總管認同杜學士的說法。
“說穿了,咱家隻是太監,是陛下的家奴。陛下,就是咱家的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