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禦史上折,請立太子。
杜學士看後,雙手控製不住的開始顫抖起來。
好不容易穩住心神,杜學士揣著奏折趕往內務府。
劉總管看後,不止雙手顫抖,就連肩膀也在不斷的晃動。
“這是內閣的授意?”
許久過去,劉總管的聲音這才傳入杜學士的耳中。
杜學士聽出了無邊的殺機。
“如果是內閣的授意,本官還會趕來同你商議?”
杜學士反問一句。
“一個小小的禦史,若是沒有內閣撐腰,敢有這種誅滅九族的舉動?”
劉總管不但咬住內閣不放,還提前預判了那位禦史的結局。
“劉總管,當務之急,是要如何處置這份奏折?”
杜學士沒有正麵回應。
“扣下,抓人!”
劉總管滿臉的恨意。
“扣下奏折,還如何抓人?”
杜學士眉頭緊鎖。
“那是首輔大人的事情!”
劉總管的眼中寒光閃閃。
“本官擔心這是在投石問路。”
杜學士儘量保持住平和的語氣,希望能讓劉總管冷靜下來。
“如果內閣為難,可以將此事交給慎刑司處理。”
劉總管步步緊逼。
“怎麼,內務府想帶走朝廷的官員?”
杜學士臉色一沉。
“你——說——呢?”
劉總管揚了揚手中的奏折。
“兩百年來,還沒有這樣的先例!”
“可兩百年來,也沒有上這種奏折的先例!”
劉總管反唇相譏。
二人就這麼互相瞪著,毫不相讓。
“劉總管,如今的局麵,帝國需要一個穩定的朝堂。”
良久,還是杜學士率先打破了沉默。
“咱家不懂那麼多的大道理,隻知道誰若是敢對陛下不敬,誰就是咱家的生死大敵。”
劉總管語氣冰冷。
以劉總管的修為,原本可以說出更有內涵的話來,不過他還是選擇用最樸實的文字,來闡述自己的立場。
“如果朝堂不穩,陛下數年的心血恐怕會付之東流。”
杜學士表現出極大的耐心。
沒辦法啊!
要想大事化小,那就必須得爭取到劉總管的支持。
“杜大人,文官集團必須對陛下保持足夠的敬畏。”
“本官認同你的想法,不過當下要做的,是你我攜手,共度難關!”
杜學士言辭懇切。
“咱家已經說過,扣下奏折,立刻抓人!”
劉總管堅持自己的意見。
“本官也說過,萬一這是投石問路?”
“這還不簡單?有多少——就抓多少!”
“你可知會出現什麼樣的後果?”
杜學士一字一頓的問道。
“內務府蟄伏百十餘年,這天下——已經忘記了它當年的威嚴!”
劉總管看向門外,神色複雜。
杜學士看向劉總管,目光深邃。
————
在奏折的處理上,二人終究沒能達成一致。
這份奏折,最終還是出現在禦案之上。
皇帝震怒,命東廠拿人,錦衣衛負責抄家。
這兩個貌合神離的衙門,配合起來居然也十分默契。
杜學士領著幾位學士入宮,求見皇帝陛下。
劉總管一直都在關注內閣的動靜,收到消息後,同樣帶著幾位紅衣太監入宮。
快到午門時,金順請劉總管留步,附在他耳邊說上了很長一段。
劉總管的表情從平靜到驚懼,最後又回歸到平靜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