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學士呈遞辭官奏疏,皇帝留中不發。
朝會!
錢學士主動出列,跪伏在地。
這是不按套路出牌啊!
皇帝與杜學士對視一眼,迅速交換了意見。
皇帝溫言撫慰,錢學士執意辭官。
最後,皇帝勃然大怒,拂袖而去。
百官退至殿外,杜公公請杜學士留步。
原來,是皇帝召見。
很快,杜學士便出現在乾清宮中。
行禮!
皇帝吩咐平身,語氣溫和。
賜座!
“內閣次輔,你可有人選?”
等杜學士落座,皇帝開口詢問。
“按照資曆,應該是鄭學士。”
來時的路上,杜學士便猜出皇帝召見的目的。
“此人中規中矩,倒也是個不錯的人選。”
皇帝輕輕點頭。
“陛下,錢學士一旦致仕,內閣便需補進一位——”
杜學士主動開啟話題。
“你可有人選?”
皇帝看向杜學士,語氣意味深長。
“沒有!”
杜學士的回答簡單直接。
“你覺得鐵詹事如何?”
皇帝也不客氣,直接拋出了自己的人選。
“鐵詹事能力極強,不過——資曆——”
杜學士麵露猶豫。
他說的不是沒有道理,鐵詹事做過的最大的官職,也不過是兵部侍郎。
從侍郎到學士,這升遷的幅度實在是太大了些!
“帝國正值非常時期,用人不要墨守成規。”
皇帝語重心長的說道。
“陛下教訓得極是!”
杜學士起身,衝皇帝拱手彎腰。
皇帝並不貪心,隻拿走了兩個名額,至於剩下的空缺,全部交由杜學士全權負責。
杜學士同樣不貪,與內閣的幾位大佬和六部尚書共同分享。
當然,錢學士和刑部尚書已被排除在外。
一場風波,就在分贓的過程中迅速平息。
鄧尚書遞牌子入宮,求見皇帝陛下。
乾清宮內,鄧尚書向皇帝解釋了出現在金鑾殿外的苦衷。
皇帝明白他的處境,大度的原諒了他。
“外公近來身體如何?”
端著茶杯,皇帝滿臉的關切。
鄧尚書謝過皇帝的掛念,表示身體尚可。
“冬天要來了,缺什麼就派人去內務府找金順討要。”
對自己的親外公,皇帝十分關心。
鄧尚書起身,彎腰謝恩。
皇帝笑著命他坐下說話。
“留侯那裡,工部要給予足夠的支持。”
家事聊完,皇帝便談起了政務。
“下官明白!”
鄧尚書對自己的職責十分清楚。
“陸南陸北兩省,工部要派人過去勘查,僅靠一條官道與京城連接,遠遠不夠。”
皇帝繼續叮囑。
鄧尚書正襟危坐,聽得極為認真。
“代國的官道,也要拓寬,代國的百姓守住長嶺兩百餘年,朕要京城的物資,能源源不斷地運到他們手中。”
“陛下,這樣一來,豈不是正中梁國的下懷?”
“梁國?”
皇帝看了鄧尚書一眼,嘴角露出了淡淡的笑意。
————
錢學士一連上了好幾封奏折,請求辭官,皇帝全部留中不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