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
乾清宮!
皇帝盯著麵前的奏折,沉默良久。
諸位大佬站在兩側,同樣保持著沉默。
“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也不知過去了多久,從皇帝的口中悠悠的吐出一句。
眾人清楚皇帝心情惡劣,無人敢開口回話。
自從風波平息之後,皇帝已是愈發威嚴。
“杜學士!”
“臣在!”
杜學士出列,衝皇帝拱手。
以前,朝廷官員在禦前奏對時,皆以“下官”自居,前幾日皇帝特意下旨,要求他們改為一個“臣”字。
君臣君臣,這才像話嘛!
“宋王為何寧願一死,也不願入朝?”
皇帝開口詢問。
“這——”
杜學士麵露猶豫。
還能是什麼原因,無非是擁有無任何限製的自主權罷了!
以宋國為例,宋王唯一的義務,就是每年向朝廷繳納不多的貢賦。
國內的一切,皆由宋王做主。
這樣的王權,與皇權又有多大的區彆?
可這些話,大家心知肚明即可,絕不能宣之於口。
“陛下,宋王也許想用自己的性命,換來徐王的被動。”
首輔畢竟是首輔,杜學士立刻想到了說辭。
略一思索,皇帝輕輕點頭。
杜學士的回話,並非全是搪塞。
“你認為應該調哪支軍隊前往?”
皇帝的目光,一直都落在杜學士的身上。
“臣以為,應該調定南軍!”
皇帝的提問,杜學士在內閣已同大佬們有過深入的探討。
皇帝應允!
定南軍,也就是原來的康軍,對這支軍隊的忠誠和實力,皇帝都十分滿意。
康親王站在鄭親王的身後,心中與有榮焉。
又商議了一番細節,諸位大佬彎腰告退。
皇帝將鄭親王與康親王留下。
賜座!
“宋王冥頑不靈,陛下不必介懷。”
察覺出皇帝不悅,鄭親王開口勸道。
“他不是冥頑不靈,是兩百餘年的割據,助長了他的驕傲。”
皇帝緩緩搖頭。
鄭親王與康親王對視一眼,沉默不語。
“宋王一旦殉城,他的兒子,朕要如何安置?”
皇帝用“殉城”二字,足以體現出他的仁厚。
二人看向皇帝,麵露不解。
按照曹親王和密親王的先例,宋國的世子應該冊封為宋親王。
“帝國的親王,實在是多了些!”
皇帝的目光,從二人的臉上掃過。
親王越多,帝國的負擔越重,而且——
親王的爵位,也就沒那麼值錢了!
二人皆是心中一喜,不過麵上不顯。
“不要一直保持沉默,朕想聽聽你們的意見。”
皇帝微微一笑,語氣溫和。
“陛下聖明!”
兩位親王在座位上微微欠身,差不多同時回話。
“既然你二人不反對,那就這麼定了,宋國的世子還年輕,想要親王的封號,得靠功績來換。”
皇帝算是做出了決斷。
“陛下——”
鄭親王突然想到一事,衝皇帝拱手。
“嗯?”
皇帝看了鄭親王一眼。
“陳國——”
鄭親王欲言又止。
他想說的是,如果宋國的世子都隻能被封為郡王,那麼將來陳國的世子——
那可是正牌的國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