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
趙明倫才剛滿周歲,像跪聽並受冊寶這種禮儀,完全無法執行。
好在禮部的官員懂得變通,修改後的流程完全是為他量身定製。
諸王身著便服,在讚禮官的引導下,於東宮門外行四拜禮。
————
等到繁瑣的流程結束,帝國終於迎來了儲君。
心情大好的皇帝在金鑾殿大宴群臣。
讓眾人意外的是,梁、徐兩國的公子居然也在受邀之列。
二人坐在宗室勳貴一側,位置靠前。
“不要緊張!”
汝陽侯輕聲說道。
他安慰的對象,是坐在身旁的二公子。
梁國的二公子畢竟年幼,又是第一次參加這種大場麵的酒宴,緊張是必然的。
二公子轉頭看向汝陽侯,衝他擠出了一個真誠的笑容。
對世家公子而言,禮儀是基本功,在他們醉倒之前,禮部的官員十分輕鬆。
皇帝興致高漲,頻頻舉杯。
“汝陽侯為何要幫我?”
隨著氣氛的逐漸熱烈,二公子也放鬆下來。
“啊?”
汝陽侯端著酒杯,一時沒反應過來。
二公子又重複了一遍。
“哦!舉手之勞而已!”
放下酒杯,汝陽侯滿臉的笑意。
“可——可梁陳二國正在交戰——”
猶豫片刻,二公子吞吞吐吐的說出一句。
多麼單純的孩子啊!
汝陽侯仿佛看到了當年的自己。
“本侯如今是帝國的侯爵!”
汝陽侯挺直脊背,神色嚴肅。
注視著汝陽侯,二公子似懂非懂。
等酒宴散去,皇帝緩緩起身,朝殿外走去。
跟在他身後的,除了杜公公,還有鄭親王。
“朕——是不是老了?”
跨至殿外,皇帝吐出了一口濁氣。
鄭親王與杜公公悄悄的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的目光中看到了驚懼。
“陛下何出此言?”
鄭親王硬著頭皮回了一句。
“再過二十年,太子如日中天,朕可不就是夕陽西下?”
燈光昏暗,看不清皇帝的表情。
二十年後,皇帝也才過不惑之年,正是年富力強,大展宏圖之時。
可太子?
太子弱冠之年,可不是如朝陽初升,朝氣蓬勃?
鄭親王悟透了明白了皇帝的心思,臉色一變。
天無二日,這幾乎是個無解的難題!
“怎麼不說話了?”
皇帝回頭看了鄭親王一眼,腳步不停。
杜公公機敏謹慎,輕輕的抬了抬右手。
一群太監從黑暗中鑽出,在四周布下了禁戒。
“臣——臣不敢回話!”
鄭親王有些艱難的吞了口口水,選擇如實回話。
“朕不用看你的表情,也知道你會錯了意。”
隨著話音落下,皇帝輕聲笑了起來。
“臣就是個蠢貨!”
鄭親王可不敢掉以輕心。
“朕突然想起了一個曆史人物,悲劇人物——”
說到最後,皇帝的聲音慢慢低了下去。
“敢問陛下,那人是誰?”
不得不接話的鄭親王衝皇帝拱手。
“誰?你沒有聽過!”
皇帝發出了一聲輕歎。
他指的,是胤礽!
他是另一時空的最後一位太子,也是以悲劇收場的太子。
無論史書上的描述有多麼不堪,皇帝始終認為,造成悲劇的主要原因,還是在於胤礽讓正值盛年的康熙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
皇帝金口玉言,他說自己沒聽過,那就一定沒有聽過,鄭親王態度端正,不再繼續追問。
“朕找到一個解決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