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過去,陳王命軍隊開始有計劃的收縮防線。
黑水軍察覺出異常,死死的將陳軍咬住。
桐軍依舊按兵不動,耐心的等待著黑水軍的到來。
對世子的決定,趙方權提出了強烈的抗議。
世子不為所動,命人將他請出了衙門。
針對達成的協議,朝廷的軍隊已經做好了準備,張統領動了回京述職的念頭。
出身將門世家,張統領深知長時間擁兵在外的隱憂。
京城,宋國滅亡的消息還在持續發酵。
很難說,這背後沒有人在推波助瀾。
在這個關鍵時刻,宋國的世子展現出驚人的魄力和敏銳。
他走出府門,約常遇春見麵,然後將那幾位官員的檔案毫無保留地交給了錦衣衛。
宋國與徐國相鄰,世子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宋國的許多官員,早已暗中倒向了徐國。
錦衣衛的效率驚人,靠著世子提供的情報,隻用去數日,便將他們查得一清二楚。
除了其中一位的確是因為性格偏執,其他人都與徐國暗中溝通。
一旦他們主動攻擊,徐王府便有了向宋王府開戰的理由。
宋國都被徐國滅掉,一座毫無依仗的宋王府,還擋不住徐王府的攻擊。
常遇春命錦衣衛暗中製造麻煩,讓那幾人暫時無暇顧及此事,隨後趕往乾清宮麵聖。
“你做得很好,那位世子也算是找到了一個辦法”
聽完常遇春的稟報,皇帝輕輕點頭。
“陛下,那些人是否需要控製起來。”
常遇春清楚皇帝對宋王府的態度。
“不用,世子下午就會接到聖旨。”
“陛下,下官還有一事。”
就皇帝準備命常遇春退下的時候,這家夥的聲音及時響起。
“說!”
此時,皇帝已將麵前的奏折攤開。
“有人從魯國的港口上岸,沿官道一路向西,如今已進入京畿的地界。”
“誰?”
皇帝沒有抬頭。
“這群人來自桐國,領頭的是位王室成員。”
“儘快查明身份。”
吩咐一句,皇帝揮了揮衣袖,示意常遇春退下。
下午,宋王府接到聖旨,宋國的世子,變成了宋郡王。
沒有議政權的郡王!
消息迅速在京城傳開。
帝國的郡王,自然會受到帝國的保護,徐王府就算心有不甘,也無法利用那些宋國的官員,來挑起兩座王府之間的爭端。
第二日,宋郡王入宮謝恩。
皇帝隨意的問上幾句,宋郡王表現緊張,措辭謹慎。
“朕準備讓你去理藩院,出任左侍郎。”
皇帝在殿內踱步,語速緩慢。
宋郡王猛的抬頭,滿臉的不可思議。
侍郎已是高官,更重要的,是有事可做。
有差事,往往意味著利用價值,或者是並未被排斥和拋棄。
“怎麼?不願意?”
皇帝轉頭看了宋郡王一眼,臉上帶著淡淡的笑意。
宋郡王反應過來,立刻跪下磕頭謝恩。
皇帝命他起身回話。
“理藩院有許多官員都來自於宗室勳貴,一向驕縱,若想辦好差事,最好收起你的小心翼翼。”
宋郡王聽得極為用心,彎腰謝過皇帝的教導。
“廣郡王看似不羈,辦差卻極為小心,你既要配合好他,也要多向他請教。”
“是!”
聽到此處,宋郡王已是麵露感激。
“去吧,廣郡王現在應該在理藩院,你先去見他,然後再去一趟內閣,聽聽幾位學士的想法。”
揮一揮衣袖,皇帝的語氣一直都十分溫和。
宋郡王彎腰告退。
“老杜?”
又走上幾個來回,皇帝輕聲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