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代社會,文化斷層的現象日益嚴重,而文器的複蘇不僅能增加國家底蘊,更是了解過往曆史最直觀的方法。
儘管許多人對文器複蘇有所了解,但真正能夠深入了解的卻是少數。
畢竟時至今日複蘇的文器總量仍然不多,且大多都是秘密進行,公開展示的極少,因此真正見過複蘇盛況的寥寥無幾。
導致當前狀況的原因也很簡單。
文器終歸屬於精神文明的科技,雖然他們最終戰敗,但它們的科技在藍星民眾看來還是神秘的,高端的,人對於未知的事物總會接觸時給它蒙上一層濾鏡。
而複蘇文器本就難度頗高,過往十年內成功者寥寥無幾。
且文器本就是戰略武器,雖然目前國家政策是希望全民參與提高複蘇文器的概率,但私下裡官方肯定不會將所有底牌都擺在明麵上。
在民間,雖然人人都學文,人人都渴望能親自複蘇一件文器,但正兒八經能把想法落實成行動的寥寥無幾。
就像前世人人都喜歡古董文物,但真的會因此去做考古人員甚至考古的先行人員的極少。
也因此,人們對文器複蘇的方式多靠猜想,不僅晦澀難懂,而且往往前後矛盾。
此時,童初冉驟然聽到,將神秘的文器複蘇與藍星上廣為人知的人工智能技術相結合,一下子就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順著陳墨的說法細細想去,竟有種文器的文靈本來就是精神文明研發出來的人工智能的即視感。
若是以這個為大前提,很多之前覺得不能理解的事情也一下子就能找到答案了。
“就像我之前問他們,精神文明既然能在文器裡安置守護靈,為什麼不直接讓守護靈拒絕把文器交給我們,畢竟我們曾經是敵人,與其麻煩的設置考驗這一環節不如直接拒絕。”
“哦?這個問題我也很好奇,你得到的答案是什麼。”
聞言,陳墨眉頭一挑,也是大感好奇。
“關於這個問題,主流的說法就是,文靈是在文器激活時從藍星人們的情緒力量中誕生的一種類似精神文明的生物。”
“因此它既屬於精神文明也屬於藍星文明,對兩者都有歸屬感。”
“構成文器意識主體的,不僅有它所代表的深厚文化內核,也包括了當時人們對這一文化的認知和理解狀態。”
“所以它把文器的使用權交給與他精神契合的人,相當於是再找一個誌同道合的夥伴。”
“所以文器複蘇才對人們的各方麵的要求那麼嚴苛。”
手指叩了叩石桌,陳墨一點一點的消化著童初冉的話語。
“還是那個問題,如果文靈能吸收認知,那精神文明在製造文器時對我們的認知必然是鄙夷,看不起或敵視等,那文靈成型之時必然會不自覺地吸收這些認知,那等複蘇之後怎麼會公正的對待我們。”
“對啊,英雄所見略同,我當時就是這麼質疑的。”
童初冉狠狠地拍了下陳墨的肩膀。
“他們隻說可能是因為時間流逝,導致這種情緒消散了,可明明第一個文器在戰爭結束後不久就被激活了,但那個文靈還是很公正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