險,巨險,紅色警報了啊。
閉目,扭頭,深呼吸。
寺廟裡,要莊重,人長輩還在後麵看著呢,這是她的地盤,惹不起。
一霎那間,心眼腦手達成了統一戰線,陳墨以大毅力克服了自己內心中的魔鬼,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移開了目光,並不斷地用道家靜氣的呼吸法放空自己的腦海。
但在童初冉看來,這就是陳墨理屈,說不過自己,不得不逃避式的躲角落生悶氣去了。
沒聽見他呼吸急促的,讓隔著一個身位的她都能聽到了。
可想而知,他辯論輸給自己的火氣有多旺了。
平時沒看出來啊,大男人心眼這麼小,嘖嘖,看來以後除了肉體,精神上我也能拿捏你了。
呼,心若冰清,天塌不驚,這火氣是有點旺。
哼,暢快,見陳墨避之不戰,童初冉如一隻勝利的大公雞似的踱步離去,自顧自的觀看起了石刻。
呼,見又白又大的誘惑遠去,陳墨的心潮平靜了下來,思緒終於能回歸到正事中了。
細細的摸著那個似是被人群隔絕在外的石刻小人。
“演繹的方法或許沒錯,但你們從始至終都搞錯了主角啊。”
回想著前世六祖慧能的傳說。
若這真的是發生在東山寺的,且與南北派禪宗相關,恐怕就是那首知名的佛偈現世之景了。
不過也是,誰能想到後世大名鼎鼎的南派禪宗創始人,在那時還是一個目不識丁的雜役呢。
嘿,他可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窮的典範啊。
前半生飽嘗人間疾苦,靠賣柴養母度日,因聽人誦了一卷《金剛經》,心有所悟,才前往東山寺求法。
後在五祖弘忍選擇衣缽傳人的大會上,聽了神秀的佛偈後,覺得不甚完美,有感而發作出了那首流傳千古的佛偈。
但當時的他,不僅不識字還隻是一個在寺內做雜活的沙彌,因此這首驚世佛偈還是請人代寫在牆上。
五祖雖因緣際會看到了這首佛偈,但擔心他被同門之人嫉妒謀害,不得不謊稱此子“亦未見性”,不是他想找的傳人,便將佛偈擦掉。
之後更是在半夜三更偷傳衣缽後,讓其出寺隱忍躲避了十五年,如此南派禪宗才正式成立,最終有了六祖慧能之名。
六祖的這段經曆,與孫猴子的求法路何其相似,也不知吳大大當初是不是也曾受此啟發。
此等人生模板,誰見了不得稱一聲,爾有“大帝”之資。
這麼想來,這可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的“孫”慧能啊,雙重buff加身,他不稱尊做祖,還有誰配?
思慮間,雖理清了來龍去脈,陳墨的眉頭反而皺的更緊了。
質疑,驚訝,同時還帶著一絲驚豔與不可置信,同門的嫉恨之心,還伴有長輩的維護之情,如此複雜的條件,誰知道怎麼才能將其複刻啊。
更彆提還要有足量的觀眾。
這兒人跡罕至的,一時間怎麼變得出來啊。
哎,終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伶人難為無聆之繹。
喜歡接續華夏文脈,以我名換你命請大家收藏:接續華夏文脈,以我名換你命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