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師,若我沒有記錯,北派禪宗主張漸修,認為需要一日三省己身,在日常修行中一步步的斷惡修善,逐漸去除貪嗔癡恨,使心靈達到清淨的境界,以使自己的佛性不斷增強,直至成佛。”
“因此才有了‘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的佛偈。”陳墨的聲音在大殿內回響,他的聲音充滿自信,仿佛是一個浸淫此道多年的大家在此布道。
神秀禪師見此也微微點了點頭,彆的不說,光看這架勢,誰敢說他是一個不通佛法的少年。
見得了禪師的認可,陳墨愈發自信,他一抬右手,揮臂指向了石壁上殘缺的字樣。
“石壁上後兩句殘缺較為嚴重,唯有一個‘塵’字尚能辨認出輪廓,而從文字排布的位置上看,它應當是位於文末,那我們可以暫定他與原文相同,也用‘塵埃’收尾。”
“上兩句的殘缺明顯較少,估計弘忍大師擦拭東西的習慣與我相似,都喜歡從下往上,所以才會出現現在這種情況。”
“而在這兩句中,能清晰辨認的為‘菩提’‘樹’‘明鏡’‘台’這幾個字,但很明顯,‘菩提’與‘樹’之間有較多空格,‘明鏡’與‘台’之間也是如此。”
陳墨一邊說著,一邊用手指輕輕觸摸那些模糊的字跡。
“而神秀大師的佛偈前兩句為‘身如菩提樹,心如明鏡台’,這明顯與石壁上文字布局的方式不同,由此也能佐證我的觀點,石壁上的佛偈不是神秀大師作的那首。”
陳墨的推理邏輯嚴謹,縱然有人想要反駁卻始終沒找到合適的機會。
“石壁上的這些文字像是故意留下那些與神秀大師所做佛偈相同的字眼,以此來誤導後來的研究者,也可能這本就是製作石壁之人的設計,當然也不排除這是精神文明的手段,總之它的表現形式,在我看來顯得十分刻意。”
陳墨說到這裡,言語微頓,輕輕喘了口氣,見著眾人都在安靜聆聽,並沒有刺頭想要跳出來找茬,滿意的點了點頭。
“那麼讓我們正式開始推論。”
“在之前我就說過,我認為南北禪宗目標應該相同,都是成佛,畢竟佛教子弟哪有不以成佛為最終追求的呢?因此,導致兩派分道揚鑣、形成南宗北宗的分歧,應該就在於兩者修行方法上的不同。”
“北派修行講究循序漸進,一步一腳印,不斷斷惡修善,直至修行圓滿,最終達到成佛的境界。”
“禪師,據您所知,目前已複蘇的佛文化中,除了漸修之外,還有其他的修行法門嗎?”
冷不丁的被陳墨抽中提問,神秀禪師一時間還沒適應過來,當場愣了下神,不過也就片刻,他就回過神來。
“據老僧所知,除此之外,目前尚未發現其他的修佛流派。。”
“是嗎。”陳墨下意識的扣指輕輕敲了敲石壁,發出了清脆的聲響,“我曾聽聞一詞,名曰‘頓悟’,如今這個詞在網絡文學中頗為流行,據說最早起源於佛教文化,不知道禪師對這個詞可有了解。”
“這······”
神秀禪師語氣微頓,細細思索了片刻後終是搖了搖頭,“我對此也不太了解,‘頓悟’一詞確實出現在較早時期出土的一份關於佛教的資料文獻中,但從那些資料的表述來看,我們認為它與其說是在述說史實,倒不如說更像是神話故事。”
“我想起來了,神秀禪師提到的這份資料,還是在我們國家出土的。”
此時視頻會議室內,一個頭纏白布的男子操著一口流利的中文出聲道。
“我記得那資料上記載了種種成佛的傳說,不過都隻有隻言片語,什麼‘一念成佛’、‘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一朝頓悟,立證菩提’等,總之就是,‘唰’的一下就成佛了。”
在敘述中,他還很形象的比了個種子生長開花的手勢,配合著人突然從椅子上躥起來,相當具有喜感。
“我也想起來了,最終我們認定這就是對各種佛教的神話故事的補充,亦或者這個就是當時的小說殘篇,反正不像是正統的曆史文獻。”
“對啊,小子,怎麼你要用神話故事來解讀曆史資料。”
麵對異國專家發出的嘲諷聲,陳墨回以一個雲淡風輕的微笑。
“有何不可?”他反問,語氣中帶著不容置疑的自信,“正所謂無風不起浪,藝術創作不也都是源於現實後才高於現實的嘛。”
陳墨手指輕輕點在了下小沙彌的雕像上,嘴角上揚的弧度越來越大。
現實往往比小說更離奇,磚家的格局啊,終究還是小了點。
“禪師,難道您不覺得‘頓悟’與‘漸修’恰如磁石的兩極,相互對立卻又相輔相成嗎?”
轟,神秀禪師聞言,腦海中似有雷霆劃過,認知中許多若隱若現的迷霧在一刹那間被照亮了些許。
在這一瞬間他似乎有所領悟,但又覺得一切如霧裡看花,難以捉摸。
“如果,‘頓悟’正是南派禪宗的核心理念,那麼現如今的許多謎題便能迎刃而解了。”
看著出神的禪師,陳墨知道對有些人來說,隻要找到正確的切入點,知見障就如一張紙一般,一捅即破。
神秀禪師的學識與積累早就足夠,隻是一直以來受限於北派禪宗漸修理論的束縛,遲遲未能找到正確的方向。
如今陳墨的一句話,如同晨鐘暮鼓,打破了他的思維定勢,讓他開始用新的角度去審視和解讀那些曾經接觸過的南派禪宗文獻。
有了路標,前方的道路自然會變得清晰起來。
“若真是如此,似乎許多理念就說的通了。”像是為了印證陳墨的猜想,神秀禪師出神的自語出聲。
既然已經驅散了路口的迷霧,陳墨決定再添一把火,徹底照亮南派禪宗的前路。
看著與石刻上與神秀大師分兩端而立的小沙彌,陳墨默默在心中下定了決心。
前世赫赫有名的六祖慧能,怎能在此世寂寂無名呢。
六祖盛名隱世塵,重名頓悟貫古今。
喜歡接續華夏文脈,以我名換你命請大家收藏:接續華夏文脈,以我名換你命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