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激起千層浪,網友們聽到文靈還有這種本事都high了。
“文器牌測謊儀?兄弟們這個我真的愛。”
“大哥,陳大哥,求借,能不能把它帶出來,我家裡等著急用啊。”
“家裡?莫非是傳說中的······環保用途?”
“嘶,細說細說,不才鄙人也略通一些偵探推理的技巧。”
笑容不會消失隻會轉移,隻要把悲傷暴露在大庭廣眾之下,就會有樂子人來瓜分你拋棄掉的笑容。
陳墨在慧能小和尚說完後,拍了拍胸口,露出了個如釋重負的表情。
“還好還好,我說的都是真心話,那我的答案你還滿意不?”
看著慧能小和尚滿臉笑意的樣子,怎麼看都不像是被差生的考卷噎到了的樣子,通過考核應該是沒什麼問題的吧。
但是待陳墨陳墨言罷,慧能小和尚也隻是含笑而立,其笑容宛如彌勒降世,似有無量慈悲。
“我能讀出來,你代入慧能立場作答時,你的忍是慈悲,你的讓是寬恕,你的由是修行,你的敬是真性,正合心無明鏡台,不使染塵埃的心境。”
“而你的‘再待幾年,你且看他’,乃是曆經萬劫,終見如來,功德圓滿之象。”
“我在你的回答中窺見了‘一切法得成於忍’的智慧。”
“不得不說,你的佛學底蘊的確深厚,能將慧能前半生的經曆,以飽含南派禪宗思想的佛偈闡述出來,這個表現足以證明你有資格掌握石刻文器。”
聽到這兒,包括陳墨在內的眾人都不由的想擊掌歡慶。
但,凡事都怕一個但是。
“但,這隻是第一個考核,文器的資格的測驗。”
“畢竟每一個文器,都凝聚了先人的智慧,是將一個時期璀璨輝煌的曆史文化濃縮而成的瑰寶。”
“因此,這場資格測驗,不僅是對你智慧的考驗,也是對你學識的審視,你需要證明有資格承載的起這份曆史,不談發揚光大,但至少確保它不至於被埋沒。”
這段話落,眾人剛放進肚子裡的一下子又蹦到了嗓子口。
第一個測驗過了,莫非第二個測驗出了問題?
“我就說兩個問題用同一個答案是扯淡吧,看吧,這下子出問題了。”
結果還未出來,便有些小人跳了出來開始大放厥詞,唱衰陳墨了。
但網絡上的閒言碎語影響不了現實,慧能小和尚仍是按著自己的節奏緩緩道來。
“第二個考核便是獲得我的認可,畢竟我的執掌者,所行所為必須合我的價值觀,如若不然,縱然你在優秀,小僧也隻能道一聲你我無緣了。我又問,若六祖是你,該如何?本義是想讓你以南派禪宗之思想,詮釋你的行為。”
“而我的第二道考核是,若慧能代入你的處境會如何做,當時的慧能還未開創南派禪宗,因此這題的本義是考核你的所行所為是否具有佛性。”
“但這道考題其實沒有什麼所謂的正確答案,畢竟佛教都不在了,更遑論要求人以佛之教義行事,所以它更多的是看你的行為處事是否合我心意,是否暗合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