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江都堰這種能將蜀都從水患橫生得沼澤地變成千裡沃野的天府之國的水利工程,有多麼利國利民他們怎麼會不知。
但也正是因為它的好處太多太大,所以當人們見到如今還保存完好的江都堰時會下意識的低估它的建成時間。
在常規的認知裡,在江水經年累月的肆虐下至今還能保存完好大概率應該才建成沒幾個百年吧。
畢竟古代可沒那麼多高精尖的材料。
可若陳墨此時的所言屬實,這個工程已經兩千餘歲了。
兩千載的風雨變遷啊,這中間能發生多少動輒就會讓它傾覆的災難。
可它還是硬生生的延續到了現代。。
這一刻,江都堰所帶來的震撼,在人們的心中被進一步放大了。
“可,這怎麼可能呢,治水工程在人力物力的損耗上極為巨大,且不論這過程中會遭遇的天災人禍,光是維護完善的費用就是天文數字了,在當時那個條件下他要怎麼保證江都堰能曆兩千年不衰?”
“玩意每天在江水的衝刷下,不說幾千年了,幾年下來一點問題都不出也不可能吧,我看視頻裡這個結構可不像能屹立幾百年的樣子。”
“當然了,現在的它,還隻是江都堰的雛形。”
似乎是猜到了網友們的質疑,陳墨淺淺一笑,決定讓事實來進行辯駁。
手指輕點間,視頻繼續播放。
時光流轉,又是一年春。
大雨傾盆而下,江都堰,魚嘴內江,洪澇水災再一次來襲。
正當大家以為這一次也能安然度過時,卻發現這一次,江都堰失去了以往那般的神效。
去年馴服的江水如脫韁的怒獸,洶湧奔騰,衝垮了部分堤岸,渾濁的浪濤席卷而過,淹沒了周邊的一些農田與村莊。
人們望著被破壞的景象,心中滿是驚愕與惶恐,庇佑了蜀都一年的都江堰怎麼會突然變得“脆弱”了起來。
但洪水臨頭,大家也顧不得思索它失守的原因,一個個紛紛如下餃子般躍入洪水中,加固堤壩,開渠引流。
日升月落,李家父子與大量民夫、兵士一起衝進水裡,晝夜不停的勞作,終於用山石暫時將洪水改道,才勉強度過了這次危機。
事後,李冰坐在大雨中,曆數著這次洪水帶來的死亡名單,隻覺得痛心不已。
“該死的,怎麼才一年就不行了?到底哪裡出了問題,去年取得了這麼大的成果證明路一定是對的,一定是有哪裡我疏忽了,不行,我一定要解決這個問題。”
看到這兒,網友們都懵了。
“不是,我是懷疑這大壩撐不了幾千年,幾十年,可它連一年都沒撐到是不是有點離譜了?”
“這種當量的工程,如果按現在這種壞的頻率,每年修一次,彆說古代了,哪怕在現代,對當地財政也是一個極大的負擔。”
“奇怪了,明明去年還有用,怎麼才過去一年魚嘴就不起作用了,它外表上看,不還是好好的嗎?”
“是泥沙。”
陳墨用激光筆指點著江都堰的底部,指著那些影影綽綽,翻騰渾濁的陰影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