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振華的問話,讓許大茂一愣一愣的。
說實話,他要是想要搞一個空間站的話,難度還真不大。
但是怎麼送其他人上天,可就是一個大問題了。
總不能每次都通過他的靈泉空間吧?
那裡也就是他的人能夠進去,甚至是家人都沒有進去過,怎麼可能讓外人進去啊?
至於讓棒梗運輸,倒是也行。
畢竟空間站的軌道高度也就是四五百公裡而已,棒梗運輸完全沒有問題。
但是,這玩意兒建造起來容易,後期的維護可是相當麻煩的。
最為主要的是空地通訊問題,必須要先解決了實時通訊問題,才能搞空間站。
或許銥星計劃實施完成之後,可以著手這一計劃,但是現在談這個事情,還是為時過早了。
“空間站可以搞,但是必須等到銥星通訊計劃完工之後,才能進行。要不然實時通訊問題不好解決。
畢竟我們要實時的監測空間站上麵的一切,要是沒有實時圖像通訊技術,很難做到萬無一失。
嶽父,你們可以著手培養宇航員。
今年年底,或者明年年初,我應該就有時間搞這個空間站了。”
空間站可以建,但是必須延後一下,這個結果,婁振華還是可以接受的。
“沒問題,沒問題!
隻要是能夠建設空間站就行,我們這邊立即進行宇航員的培訓工作。
還有空間站的科學實驗征集工作。
大茂,我們這邊也挺忙的,就不留你了。
你帶著你的團隊,趕緊上路吧!”
好家夥,婁振華這可真是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後啊!
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之後,就不管許大茂了。
“得,我也不在這裡礙著您得眼了,回見了您嘞!”
跟婁振華告辭之後,許大茂帶著團隊就乘坐魚鷹運輸機,直接前往日喀則而去。
到了那裡之後,他們還要休整一個星期左右,主要是讓團隊之中的人員適應高原環境。
隻有初步適應了之後,才能進行後續的科考探測工作。
當然了,這一段時間,也是所需的設備,物資一一運送過來的時間。
“於洋,譚明,讓隊伍裡的所有人,儘快學會使用衛星定位中端,隻有這樣,我們才能在分散開來之後,不會有人員迷失。
這一個星期的時間,一邊適應環境,一邊進行學習。
如果誰學不會的話,那麼我就隻能將他送回去了。”
落地日喀則的第一時間,許大茂就交代了第一個任務,至於學習的教員,那就是石林了。
這小子一直跟在許大茂身邊,對於很多電子產品的使用,已經算是得心應手了。
至於許大茂,正好利用這一個星期的時間,前往南邊的阿三國一趟。
最為主要的是為棒梗留下足夠的標記物。
如此,才能方便他以後的行動。
1959年3月10號,農曆二月初二,龍抬頭,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