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從太行山開始,秦凡給的驚喜是越來越多。
這樣的人執政,將會是天下人之福。
因為,在他的眼中,隻有人,沒有階級。
對於他來說,除他自己之外,一切都是平等的。
眼中隻有兩種人。
自己人和敵人。
這時,蔡邕站了起來道:“公子,老夫有個不情之請,不知可否明言。”
蔡邕早就學乖了,先模棱兩可,再拋出想要說的問題。
聞言,秦凡瞥了蔡邕一眼道:“既然知道是不情之請,那便不要說了,省得本公子煩惱。”
聽完秦凡的話,蔡邕臉色鐵青。
能這樣直接了當的拒絕彆人的請求,天下唯此一人矣。
這時,盧植站了起來道:“敢問公子,未來新朝會以什麼治國?”
秦凡眼神一凝,雖然他從沒說過用什麼治國。
但熟悉先秦的都應該知道。
大秦以武立國,以法治國。
這是在挑釁他的權威與底線嗎?
麵無表情,一臉肅然道:“新的王朝,自然是新的啟航,未來的大秦,將會用新的秦法治國。
融百家之長,去糟取精,將所有的理念融合於一體。
不會獨大於任何一家。
但重點卻是以法為基礎。
律法限製的隻是底限而已,沒有上限。
同時,律法隻是在提醒你,你做了什麼,需要付出什麼代價。
而不是嚴苛竣法。”
盧植感歎一聲道:“公子,仁義禮孝才是人之常情,以法太過於嚴苛。”
秦凡聞言笑了起來道:“這樣的治國理念不要也罷。
當犯罪的成本太低,得到的回報太大。
那這個帝國將會走向墮落,那樣的意義何在?
本公子要的是犯罪的人,連同家人都需要沉痛的付出代價。
不要跟我說傷及無辜。
三族之內,他們都是即得利益受益者。
本公子要的是將這些寫進律法,赤裸裸的告訴他們,犯了法會有什麼後果。
他們想到後果難以承受,自然不會去知法犯法。
一個是防患於未然,一個需要靠自製力。
這樣的理念,隻能是帝國走向墜落的
如若要愚民統治,本公子何必耗費無數的精力教化天下?
本公子如此做的原因。
是想告訴天下萬民,什麼事可以做,什麼事不可能做。
這就是大興教化的原因之一。
另外,就是為帝國培養頂級的人才。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是帝國未來的希望。
隻有他們強,國家未來才能一直屹立於巔峰。”
眾人聽完沉默了,深知秦凡的人,自然知道以法治國這點沒有任何的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