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懂得,選擇大於努力。
任何事情都隻有利益而已,本身就沒有對錯。
自古以來,站錯隊都是要付出代價的。
成王敗冦。
無論是爭奪天下,或者站錯隊。
從來就沒有全身而退的先例。
孔子等於是儒家的旗幟。
儒家都滅了,留之何用?
給自己找不痛快嗎?”
秦凡的一席話,讓荀彧沉默了。
黨派之爭,沒有對錯,隻有利益。
失敗者往往付出的代價就是死亡。
這時,王允開口道:“公子,儒家是儒家,孔家是孔家,儒家的掌門人從來就不是孔家。”
秦凡內心的有些無語,儒家存在的時間太久了
早已深入人心。
連自己勢力內都在為其開脫。
更何況於天下人了?
但是如此,更堅定了他抹除這一孔儒的決心。
這種學說,留著就是禍害。
“是啊,但無論儒家是誰在做掌門,孔家都是一麵旗幟。
這就足夠了。
為了避免死灰複燃,本公子隻能給其冠上罪名。
永世不得翻身。
未來,等天下一統。
想要將書流通於世,必須經過朝廷的審核才能出市。
違者重懲,隻有將文化控製在朝廷手中,才能有話語權。”
眾人搖頭苦笑,麵對著秦凡如此的堅決。
他們毫無辦法,隻能拖一步算一步了。
未來發動更多的人勸說秦凡,或許還能勸說成功。
荀彧上前一步道:“公子,此時的大漢還未統一,此舉事關重大,屬下覺得待天下一統,再來討論也不遲。
荊,益兩地遠離戰亂,近些年來,幾乎成了所有士族避世的世外桃源。
儒風盛行,一旦朝廷如此做。
未來對於荊,益兩州的收複將會增加困難。”
眾人眼神一亮,目前雖有拖才是上策。
現在的重要人員都分布於各地。
唯有到時召集更多的人勸說秦凡才,或許才能化解掉秦凡的殺心。
“屬下等附議。”
秦凡眼神凝重,他沒想到,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
這些人還抱著僥幸的心理。
還想著自己會改變這個初衷。
殊不知,他們此時的所作所為,已經犯了秦凡的禁忌。
一旁的趙風歎了口氣道:“諸位,法儒從先秦開始就不兩立。
先秦崩潰正是因為儒法之爭。
大秦重法,但扶蘇卻被儒家同化,理念衝突之下爆發出來危機。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