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不過,當下更多需要的是大基建。
至於經濟倒是不注重。
三年後,待高產糧流通於市。
到那個時候,才能改革,發展經濟。”
其實,在他的計劃中,隻有銀行和貨幣成功上市,才能促使商業流通。
帝國背書,他想印多少就是多少。
而當下各地的店鋪都是朝廷所有。
將貨幣做為勞動報酬發給百姓,他們才會去官方的店鋪消費。
如此一來,隻要形成習慣。
未來,恢複商業之後,紙幣可流通於市。
鄒靖聽完不再言語,他將此事告訴秦凡,隻是想讓他心裡有數。
至於其餘的事,他想管也沒權利去管。
突然,秦凡想到華佗還身在太行山。
“華佗還在太行山嗎?”
鄒靖聞言摸了摸鼻子道:“最近他與一至交好友,名曰張仲景,兩人幾乎吃住都在醫學院了。”
“洛陽,還沒有準備好現成的醫學研究院嗎?”
“稟公子,之前想要讓華老前往洛陽,但知道帝都的研究院更為大型。
所以,他直接拒絕了搬遷。
待帝都落成之後,一步到位。
而醫學院也在軍中聲名遠播。
外科速成班的醫者不斷前往各大州的軍中。
現在士兵的犧牲率已經降了七成左右。
醫學院功不可沒。”
聞言,秦凡眸子掠過一抹精光。
看到創立醫學院的初衷已經達到。
隻需要不斷培養。
未來全民醫療不是什麼問題。
隻是,集體製對於鄉鎮或許有用。
對於郡縣太過於龐大。
是否需要半開放,半集體呢?
郡縣以工為主,而鄉村以農為主。
既能保障糧食,又能保證工商的發展。
不然,以郡縣的人口,數量太過於龐大。
一旦基建做完之後。
無法和村集體一樣,郡縣可沒有那麼多的土地和事情供村集體完成。
所以郡縣得以個人製。
隻能如此,才可以雙向發展。
想到這裡,秦凡頭疼的很。
這事,隻能等到時開放一個地方試驗即可。
不然,無法預測到未來的走向。
兩個方向,都有取舍,但同時弊端極大。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