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1nove./最快更新!無廣告!
“我們不怕困難,有困難才好呢,更有挑戰性。而且我們相信您能夠帶領我們完成這項研究任務!”蘇東莊道。
難?
他和雷鳴聽著確實覺得挺難的。
要將計算機放到坦克上,那得多小才行。
可他們做不到,不代表李暮做不到。
一旁的吳有望想了想,道:“李暮,這個項目的工程恐怕不小吧,我看要不要聯合雷達研究所和車研所那邊一起搞?”
既然研究那些係統和電子設備的目的最終是為了造坦克,那麼自然要考慮適配性。
“暫時還不行。”李暮搖了搖頭,道:“車研所那邊目前正在全力突破坦克發動機方麵的技術,而且我也不想讓他們那麼快知道。”
他雖然打算儘快和楊英“攤牌”,但也沒必要這麼快。
什麼都沒有準備,僅憑一張嘴,他不覺得自己能說服對方放棄研製WZ111的打算。
除非他掏出研究方案,直接拍在桌子上。
“這又是為什麼?一起研究不是更快嗎?”吳有望疑惑地問道。
蘇東莊和雷鳴也不由投來好奇的目光。
聞言,李暮想了想,道:“那邊在重型坦克上已經研製兩年時間了。”
他並沒有解釋得太多。
不過這句話足夠讓三人猜出背後的原因了。
“原來如此。”吳有望最先想明白,微微點了點頭,沒有再提。
蘇東莊和雷鳴兩人反應稍慢,但也很快反應過來。
研究了兩年的東西,想要勸彆人放棄,確實不太容易。
他們是可以相信李暮,但彆人不一定。
兩年日日夜夜、嘔心瀝血的研究,忽然來了個人說不對,哪怕明知其是最權威最厲害的專家,恐怕也無法接受。
甚至還可能會打壓、排擠說這話的人。
想到這裡,兩個人當即道:“李顧問您放心,我們一定儘快拿出成績!”
“好,那我等著看。今天你們就先去休息,等明天我拿方案過來,我們再繼續開會討論。”李暮笑著。
隨後,他又勉勵了兩人一番,才讓他們離開。
……
待蘇東莊和雷鳴走後。
李暮又找來了黃新華,問了問他關於集成電路的研究情況。
不過進展依舊不是特彆大,僅僅達到了17.4w。
沒有光刻機的直接提升,想要再大幅度地提升集成度,確實不太現實。
黃新華聽完李暮對於車載計算機的要求後,沉吟了許久。
然後才開口道:“如果順利的話,一年之內,應該能夠勉強做到。”
他估算的時間,和李暮想得差不多。
想要搞定車載計算機,首先得把16位處理器拿出來。
然而現在他們的處理器,才剛剛開發出8位而已。
在曆史上,8位處理器於72年出現,而16位處理器為78年,相差了6年左右。
黃新華敢放言一年就做到,已經是沾了分布式投影光刻機比較先進的優勢。
“不用那麼著急,還是要保證質量,如果順利的話,我還想在裡麵加入火控計算機、炮塔計算機和車體計算機。”李暮道。
99式主戰重坦上的車載計算機,可不僅僅隻有一個。
黃新華道:
“好,聽你的,不過你得給我招些人了。”
“現在進所裡的年輕人,個個都奔著往軟件工程開發組那邊去。”
“我這邊都沒有幾個像樣的,隻靠我一個老頭子,可有點熬不住啊!”
他說完後,不免歎了口氣。
軟件工程的大熱,讓這個半導體研究所都變了味了,要不是名字沒改,都快成軟件工程研究所了。
當然,他也知道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畢竟比起枯燥的集成度提升研究,顯然是蘊含著無數可能性的軟件工程開發,對年輕人更有吸引力。
平時不著急的話,他倒是可以堅持。
但現在要搞儘快實現集成度的突破,拿出16位處理器,就需要大量的人才補充了。
“這方麵我去解決,您放心吧。”李暮點了點頭,乾脆地點頭道。
不就是要人嘛,那多簡單。
隻要按照後世的資料一查,有的是大佬可以挑。
他之前不這麼做,隻是擔心因為自己的影響,讓這些大佬們的人生偏離了原來的軌跡。
萬一因此使得大佬們最後泯然眾人,那就得不償失了。
但現在他從楊天形、蘇東莊等人身上得到了印證——隻要培養得當,便不會出現什麼問題。
那就不用擔心了,要多少就招多少。
……
回到特樓時,已經是深夜。
和黃新華、吳有望,以及後來開完會趕到的王綬覺一直談到了11點左右,李暮才離開。
但到家之後,他也沒有立刻休息。
而是來到書房,繼續籌劃殲10戰鬥機的研製問題。
99式主戰重坦固然強大,然而沒有打起來的話,畢竟不能直接騎到M帝和老大哥的頭上“拉屎”。
隻有把殲10搞出來,才能夠在常規狀況下,對世界上的其他國家產生威脅。
坐在書桌前。
李暮慢慢地看著研究資料。
殲10的一個核心技術,叫做靜不穩定設計。
這種設計是指飛機的氣動中心位於中心之前,導致飛機在沒有外力作用時具有向下的運動趨勢。
利用它,可以使得飛機在機動性和靈活性方麵取得顯著的優勢。
然而想要實現也十分困難,需要搞出先進的電傳飛行控製係統來輔助駕駛才行。
“現在的電傳飛控,還是模擬式啊!恐怕很難滿足殲10的需要,隻有數字電傳飛控,才能夠支撐殲10安全起飛。”李暮暗暗皺眉。
電傳飛空的技術在55年便已經出現,然而哪怕是以現在M帝最先進的技術,都不可能達到殲10電傳飛空係統的研發條件。
直到88年,空客才推出了數字電傳飛控。
30年的技術差距,無疑是一道難以逾越的鴻溝。
不想辦法將其填平,殲10上天便是無稽之談。
“看來是我有些想當然了,有了80年代的超算水平,可不一定有那時候的半導體水平和計算機水平。”李暮暗道。
不過他倒是沒有因此而氣餒。
有問題,那就去解決。
一兩年搞不出來,那就五六年。
兩年的時間,他便能讓夏國的半導體領域,從無到有,從落後到領先。
他還就不相信,花上五六年,沒有辦法把電傳飛控的問題解決!
想到這裡,李暮眼中重新恢複了鬥誌。
遲一些不要緊,反正隻要拿出來便能亂殺幾十年。
“先把這個問題記下來,回頭找老師問問,說不定他有辦法解決。”李暮忽然想道。
他沒有悶頭研究的打算。
一個人再聰明,智慧也是有限的。
自己解決不了,完全可以搖人幫忙。
當然,普通人未必能有這個能力。
不過老師不是普通人啊!
大佬之所以是大佬,就是因為其具備超越時代的眼光和想法。
說不定自己想不出來解決辦法,對方想出來了呢。
“不過除了電傳飛控,還有無源相控陣雷達、砷化镓T/R組建、平板縫隙天線……”李暮回想著之前背下的資料,隻覺得頭皮發麻。
背的時候隻覺得稀鬆平常,但現在對照這個年代的技術水平一看,個頂個都是難以解決的難題。
看來他高興得還是有些太早了!
……
次日,早。
洗漱鍛煉完後,李暮便出了門。
來到半導體研究所。
王綬覺、蘇東莊和雷鳴三人早已等在門口。
不過除了他們之外,還有一個熟人也同樣站在一邊,抿著嘴唇,眼神中似是還帶著幾分忐忑。
看到幾人,李暮走上前,先打了個招呼,然後才看向周溪令,笑道:“你怎麼跟著來了?”
“李顧問,我也想跟著您一起研究!”周溪令大聲說道。
他昨天覺得有點不太舒服,所以比往常提前了一些時間回家休息,沒想到竟然錯過了李暮回來。
知道這件事情,他悔得腸子都快青了。
要是因為遲了一點,便錯過這個機會,恐怕他的後半輩子,夜裡都會睡不著了。
“哈哈,不錯,精神可嘉。”李暮笑著誇讚了一句,然後繼續道:
“不是我不帶你,隻是你們三個要是都跟我走了,那之前的項目怎麼辦,不管了不成。”
聞言,周溪令一直不安的內心稍稍平複了些許,不過仍然堅持道:
“李顧問,原先的項目已經進入了相對穩定的階段,完全用不著我管理。”
“再說有諸位專家和教授在,有我沒我其實差彆並不是特彆大。”
“相反,如果能讓我加入新的研究項目,肯定能夠發揮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