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初五,上巳節。
又是一年春暖花開時,百姓祭祀宴飲,郊外春遊。
而顯王則頂著他那個南瓜大的腦袋,舉著“耀威大將軍”的旗號,浩浩蕩蕩帶著大軍出發向北,再次趕往越北。
臨帝風潯親率眾臣送至北安門,殷殷期盼這一次能徹底解決越北三州的問題。
禦駕回鑾之後,臨帝心情大好,又在宮中設下春日宴,預祝顯王此去凱旋成功。
奕王和奕王妃自然都在宗親受邀之列,周敞隻好攜袁韻一道入宮。
因是小型宮宴,隻召了皇親國戚和重要朝臣,禦花園中設下帷幄,中間隔了幕簾,外臣與後宮分列,加起來人數倒也不少。
外臣這邊不消說,端王已然被貶去了沛水,顯王又剛剛帶兵出發。
現在隻剩下榮王和奕王坐在上首。
而內眷那邊,怡貴妃顧氏已然“出家禮佛”自不能再出席這等場合。
主持後宮的人也就順理成章換成了榮王生母順妃田氏。
周敞隔著簾幕都能瞧個一清二楚,順妃田氏坐在上首,身體更為發福,一雙慈祥和藹的眼睛全程都是笑容可掬,一身大紅明金牡丹的披掛,在眾人中尤為突出好認,但以她的年紀,還穿這般豔麗顏色,實在有些不相稱。
再回頭瞧坐在對麵的榮王,榮王今日也是特地穿了一身紫紅四爪金龍的蟒袍,在眾臣之中也是格外耀眼的存在。
這一對母子,還真是也不容易啊。
周敞這邊感歎,那邊臨帝喝了兩杯就就閒閒靠在禦座上享受春日暖陽。
今日的臨帝狀態還真是不錯,一大早為了送顯王就折騰出宮,現在回來還能參加春日宴,就是大大的進步,但畢竟年前還實打實病了一場,整個人看起來還是又老了幾年的樣子。
倒是一帳之隔的順妃田氏,兩人相差沒幾歲的年紀,可是越活越年輕。
怡貴妃顧氏終於倒台,如今後宮論起位份和資曆來也要以田氏為尊,她儼然已有了當初怡貴妃顧氏的架勢。
榮王雖然仍然謹慎保持低調,但奈何朝中各人都看著風向,不少人就主動往上湊。
唯有周敞還同從前一般,即便坐在上首也無人理會,唯有風鑠陪在身邊,兩人邊看熱鬨邊玩樂。
時不時,內眷那邊就傳來陣陣歡笑之聲。
這會兒絲竹管樂一停,禦史中丞賀韜找了話茬就向臨帝道:“陛下,宮中後位一直空懸,本來最高位份的怡貴妃娘娘代為主持後宮事宜,現在怡貴妃一心向佛,宮中就隻剩下三位妃位嬪妃。這段時間,順妃娘娘主理後宮也是穩妥有度,又為陛下誕育皇長子榮王,理該進位呐。”
妃位再往前進,不是貴妃就是皇後了。
賀韜是榮王的嶽父,說這話可謂是一點兒也不想避嫌了。
臨帝眯縫著眼就點了點頭,卻並不開口表示。
太府令袁川也就跟著道:“陛下,算起來,十二皇子風鑠過了今年生辰,也該有十五歲了,正是到了敕封王位,建府開衙的年紀,禮部和太府這邊可也要著手準備呐。”
此前端王倒台,跟著倒了一大批涉事官員,但袁川倒是相安無事。
為此,周敞多少還有些失望,也不知道是因為袁川好歹是奕王嶽父,還是袁川本人的確沒有與端王一黨牽涉過多,才未受牽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