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繁華的濟州城,夏日的微風輕輕拂過,帶來一絲寧靜。
李師道踱步於自家後院,陽光灑在青石板路上,映出斑駁的光影。
後院中,幾株嬌豔的牡丹花在微風中輕輕搖曳,那淡淡的花香彌漫在空氣中,讓人心情愉悅。
一個身穿淡粉色裙子的少女,正在涼亭中正專注地謄寫詩詞。
那清秀的字跡,顯示出少女的書法造詣並不低。
李師道滿臉疑惑,輕聲問道:“女兒,為何在寫這首詩?”
李思思停下手中的筆,抬起頭來,眼中閃爍著光芒,回應道:“父親,能寫出這種詩的人必定是人品高潔,品行端正之人。孩兒對他甚是敬仰!”
李師道微微一怔,心中暗自思忖:這徐子建竟能寫出如此詩作,看來確實有些才情。
可如今他與坤兒結仇,我又豈能坐視不管?
若任由他發展,日後必定會成為坤兒科考路上的勁敵。
“我昨日聽坤兒說,那個徐子建利用用官身欺壓徐家親戚,連你未來公婆都被他處置了。而且他還得罪了你師祖家。無論徐子建究竟如何剛剛那話,以後可不能在坤兒麵前提起!”
李師道一臉正色提醒道。
“父親,其中是不是有什麼誤會?”少女聽到自己偶像被詆毀,有些焦急地問道。
李師道喃喃自語道:“是啊,徐子建又豈會是那種大奸大惡之徒?”
他的心中思緒萬千,回想起徐坤所言確實有漏洞,那庶子得了曹家照顧,又怎會缺銀錢呢?
然而,他卻不得不對徐子建動手,隻因這是一場殘酷的利益之爭。
彆的不說,李師道作為王家門人,師門受辱,他無論如何也不能袖手旁觀。
他深知自己肩負著維護師門尊嚴的重任,哪怕是錯的,也必須堅定地走下去。
從長遠考慮,徐子建小小年紀便有如此才學,恐日後必定是女婿徐坤科考路上的勁敵。
李師道隻有這麼一個女兒,徐坤以後就相當於半個兒子。
他滿心期望著徐坤能在科舉之路上一帆風順,這樣女兒嫁過去才會過得體麵。
濟州乃是人文鼎盛之地,這濟州的官場人脈必須由他李家人繼承,絕不允許彆人來搶奪。
如今徐坤和徐子建結仇,無論是非對錯,他都不能讓徐子建在濟州過得順利。
在這複雜的局勢中,李師道不得不做出艱難的抉擇。
李思思看著父親糾結的神情,心中也滿是複雜。
她想:徐子建能寫出這般剛正不阿的詩,定是個有氣節之人。可父親卻因坤哥哥與他結仇,不得不對他動手。這世間的爭鬥為何總是如此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