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內官這一嗓子,可把公明書院內眾人嚇得不輕。
“劉內官,好久不見,勞煩您大老遠跑過來宣旨,辛苦了!不知道官家派您過來有是有什麼事情?”
徐子建朝劉內官拱了拱手客氣問道。
“徐郎君,不必著急,咱家今日過來必定有好事登門!你待會可得好好地準備點茶水讓咱家沾沾光!”
劉內官見徐子建在安排人準備接旨的香案,麵帶笑容地賣了個官子。
“對了,徐郎君,令堂可在此處?官家的封賞也有她,還請讓她一同出來接旨吧!”
劉內官突然想起什麼,提醒道。
“噢!我母親也有封賞?周森你替我跑一趟去請老夫人出來!”
徐子建看向自己的書童吩咐道。
他猜到應該是那篇《治黃河九疏》被官家看到了,隻是這封賞,會封賞些什麼倒是值得期待一下。
書院內眾人,聽說官家派內官過來封賞徐子建,紛紛站在不遠處好奇地張望著。
也有聰明地人猜到徐子建被封賞的原因,比如蘇家兄弟以及曾誠。
三人心照不宣地對視了一眼,看縮在角落裡的嶽麓書院幾人,眼裡滿是嘲諷。
至於劉明誠和程家兄弟,因為一路從白鹿洞書院,趕回來,並不知道徐子建那篇策論已經被寫到官府的邸報裡。
徐坤一個秀才更加不可能看到邸報了。
嶽麓書院幾人中,隻有李師道猜到了,可能是徐子建那篇策論被官家封賞了,他安慰自己不過是一篇策論官家應該不會有什麼大封賞。
如果李師道知道連副相文彥博都因為這篇策論受到了貶斥,估計就不會這麼想了。
很快,徐氏和後院眾人一同來到書院前廳。
徐氏看到徐子建正和前來宣旨的內官相談甚歡,這下終於放下心來。
“母親,這是前來宣旨的劉內官,上次咱們在曹伯父家裡見過!”
徐子建朝徐氏行禮後介紹道。
“民婦,徐氏見過天使!”徐氏朝劉內官行了一個萬福。
“徐老夫人不必多禮,之前官家還說究竟什麼樣的母親,才能教出徐郎君這般大才呢!官家和娘娘可是對你很是讚賞呢!”
劉內官對徐氏什麼客氣,他可是聽過曹皇後對徐氏誇讚的,對於受到貴人關注的人自然也就十分上心。
這可是宮裡生存的規則。
言歸正傳,待香案準備好後劉內官也不多廢話,在書院內眾人期待的目光中,從一個檀香木盒子裡麵取出聖旨,走到香案前大聲念道:
“奉天承運,大周皇帝詔曰,
今有文林郎徐子建,忠君愛國,為國分憂,著《治黃河九疏》策論一文,建言濟州治水條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