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繁華的汴京,殿試的餘波尚未完全消散,那些尚未成家的新科進士們便如同被春風拂動的花朵,陸續踏入了婚姻的殿堂。
一場場喜慶的婚禮,如同璀璨的煙火,在這座古老的城市裡綻放,成為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
茶寮簷角懸著的銅鈴被暖風拂動,叮當聲裡飄來跑堂清亮的吆喝:\"剛出爐的櫻桃畢羅——翰林老爺們最愛的時新點心嘞!\"
徐坤端坐在高頭大馬之上,絳紅官袍的織金雲紋在暮色中流轉生輝。
馬蹄踏過禦街青磚的脆響,驚起道旁槐樹上棲著的白鷺。
他望著遠處巍峨的太尉府門樓,唇角笑意忽而凝滯——街角酒肆飄來的議論聲裡,總夾雜著那個如芒在背的名字。
\"要說今科最風光,還得是徐狀元!聽聞前日授官樞密院......\"
握韁的手倏然收緊,指節泛出青白。
徐坤垂眸望著馬鬃上綴著的紅綢,忽覺這象征吉慶的殷紅格外刺眼。
七日前瓊林宴上,官家親手將金花插在徐子建襆頭時的朗笑,至今仍在耳畔回蕩。
\"探花郎?\"隨從的輕喚將他驚醒。
抬首望去,太尉府門前鎏金匾額\"敕造高府\"四字煌煌如日,青石階上蜿蜒的萬字紋紅毯已鋪就,兩側立著八對描金檀木燈架,琉璃罩內燭火通明。
殿試之後,新科探花徐坤被授官翰林院編修,他的聲名雖然不如徐子建如日中天。
不過徐坤作為嘉佑六年的探花,同樣得到了很多人的關注。
而在授官後的第三天,他更是迎來了人生中的又一件大事——與汴京勳貴家高太尉嫡長女高秀蘭的婚禮。
高太尉高繼勳字紹先,亳州蒙城人,名將真宗名將高瓊之子。
其妻子曹氏,是曹皇後的堂妹算是嘉佑帝的連襟。
高繼勳的小女兒高滔滔還被曹皇後收為養女,養在宮中。
高繼勳曾任威武軍節度觀察使、保順軍節度使、建雄軍節度使等職,如今任職汴京禁軍侍衛司長官,在汴京權勢不小,是邕王和兗王偷偷拉攏的對象。
因此今天來參高太尉嫁女婚禮的人並不少。
徐坤所在陽穀縣的徐家莊,在濟州當地也是頗有名望的大族。
當然徐家莊出名主要是因為徐子建以及徐家莊三房、四房的徐文徐武,倒是和徐坤沒多大關係。
得知徐坤即將大婚的消息,徐家莊中的許多人紛紛踏上了前往汴京的路途,想要見證這一榮耀時刻。
徐家莊的五房,以徐子建為首,與徐坤所在的二房向來不對付。
這種矛盾由來已久。
當年徐子建為了自己的舅舅徐文斌一家出手對付了徐家莊二房的徐源一家。
最終,徐文斌帶著徐家五房和徐家莊分了宗。
徐家莊的三房和四房,與徐子建的關係一向交好。
三房、四房的很多子弟都加入了徐子建登州水軍麾下以及東海商行。
於是徐家莊早已經分成兩派一派是留在徐家莊的大房和二房。
另一派是在濟州發展壯大的徐氏五房以及三房、四房。
因此,他們自然不會為了討好徐坤所在的二房,而放棄與徐子建的交情。
所以,在徐坤的婚禮上,三房和四房的人並未出現,他們選擇了站在徐子建的一邊。
參加徐坤婚禮的,主要是徐家莊大房和二房的人。對於徐家二房來說,這是一場揚眉吐氣的婚禮。
徐坤能夠高中探花,並且與高太尉家聯姻,無疑是給二房帶來了巨大的榮耀。
徐坤的父母以及祖父,臉上洋溢著自豪的笑容,他們知道,兒子的風光,將會讓徐家二房在家族中的地位得到極大的提升。
徐坤的父親徐源,曾經也是在徐家莊說一不二的人物。
然而,幾年前,徐子建路過徐家莊時發現徐氏二房對舅舅一家的迫害。
為了給舅舅報仇,徐子建對他施了一個斷魂針,這一針,讓徐源沒過多久就癱瘓在床,生活不能自理。
徐家二房將徐源的病,完全歸咎於徐子建的狠毒手段。
從那以後,兩家已經老死不相往來。
……
“嶽父,今天是我和秀蘭的大喜之日!
能不能不請徐子建?”
對於徐坤來說,徐子建是他的仇人,他自然不希望在自己的婚禮上看到徐子建的身影。
“你在胡說八道什麼!
徐狀元可是官家寵臣!
你想讓我們高家為了你哪點小事得罪他?
徐子建必須要下帖請過來!
你好好準備參加婚禮就行,其他事不需要多管!”
高太尉毫不猶豫地拒絕道。
“嶽父孩兒告退!”
徐坤拱手道。
徐坤離開後臉上一片陰翳。
哼,你們高家也瞧不起我!
給我等著!
徐坤雖然心中不滿,但他也不敢違抗高家的意願。畢竟,他剛剛與高家聯姻,還需要依靠高家的勢力來為自己在朝廷中的發展鋪路。
無奈之下,他隻能默認了徐子建出席婚禮的事實。
“夫君,何必如此駁徐女婿的麵子!”
曹氏勸誡道。
高太尉冷哼一聲道:
“哼,你一個婦人懂什麼!
那徐子建還未入士就掌控數萬登州水軍!
聽說官家幾年前新創的東廠也和他有關!
他如今又高中狀元,授官從五品樞密院都承旨,怕是不到三十歲就能踏入政事堂。
如此青年才俊,徐坤和他想比又算的了什麼?
若不是滔滔那邊皇後娘娘有了安排,我也想將女兒許配給他!”
高太尉深知,徐子建如今已經是朝廷中的新貴,他的勢力不容小覷。
得罪了徐子建,對於高家來說,並不是一件明智的事情。
“老爺,聽說徐公子早就已經定親了!
咱們家濤兒可是要和齊王……”
曹氏不服氣道。
“你懂什麼,這奪嫡之事可是要掉腦袋的!
邕王和兗王如今如日中天!
至於齊王,若是官家身體健康還好!
若是哪天不利索了,怕是那幫文官就會逼宮了!
等新皇登基,咱們高家遲早會收到牽連!”
高太尉感慨道。
……
“少爺,這是高府派人送來的請帖!”書童周森道。
“噢!高太尉派人給我送請帖不怕我那徐坤侄兒不滿?
罷了,高太尉的麵子還是要給的!
周森,你吩咐人準備一千斤砂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