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城裡,陽光透過雕花窗欞,灑在徐府的庭院中。
這馬球會之後過了幾日。
徐氏正坐在廳中與兒媳華蘭閒話家常。
扈三娘匆匆忙忙地走進內院,手中拿著一個小盒子。
她恭敬地說道:“太夫人,少爺派送來了書信回來…”
聽聞此言,徐氏臉上瞬間浮現出驚喜之色,急忙站起身來,說道:“快,快呈上來!”
華蘭也跟著起身,眼中滿是關切與期待。
她與丈夫徐子建新婚不久,分彆的日子裡,對丈夫的思念如潮水般洶湧。
徐氏接過盒子,取出寫給自己的那封信。
她手指輕輕摩挲著信封,仿佛能透過這薄薄的紙張,感受到兒子的氣息。
兒行千裡母擔憂…
“這臭小子,終於舍得寫信回家了?”
徐氏嘴裡噌罵了一句後,緩緩拆開信封,展開信紙,臉上的神情隨著閱讀的內容而不斷變化,時而欣慰,時而關切。
華蘭在一旁,緊張地看著婆婆,心中默默猜測著信中的內容。
看完信後,徐氏微微歎了口氣,臉上露出一抹笑容,對華蘭說道:“建哥兒這孩子,在外麵一切都好,信上說快到關中了!聽說咱們婆媳升封誥命,還托人從洛陽帶了些禮物回來呢。
大娘子這禮單你先看下,那臭小子給你準備了不少禮物呢…”
說著,她將禮單遞給華蘭。
“是母親…”
華蘭朝徐氏送禮後,接過禮單,細細看了起來,隻見上麵列著各種珍貴的物品,有給母親和的滋補藥材,給盛家弟弟妹妹的新奇玩意兒,還有給她的幾十匹洛錦。
華蘭看著禮單,心中滿是感動,說道:“母親,子建他想得可真周到。”
徐氏點了點頭,說道:“是啊,這孩子從小就懂事。
華兒,你趕明兒回盛家一趟,把這些禮物分給你那幾個弟弟妹妹,也讓他們高興高興。
再去見見你祖母,她老人家一向疼愛你,知道你回去,肯定歡喜得很。”
華蘭心中一暖,連忙向婆婆道謝:“多謝母親成全,華蘭正想念家中親人呢。隻是……”
華蘭微微猶豫了一下,接著說道,“
之前好幾次回娘家,都是母親寬厚,華蘭已經感激不儘。
嫁出去的女兒,哪能三天兩頭回娘家呢?
這怕是會被人笑話!”
徐氏輕輕拍了拍華蘭的手,慈愛地說道:
“傻孩子,說的這是什麼話。
你回了盛家,就多住些日子,陪陪你祖母和父母。
咱們徐家,可不是那等不通情理的人家。
我家那個臭小子把你一個新媳婦丟在汴京,才是欠收拾…回頭我在信裡罵他!”
“母親,多謝您,華蘭能夠做您的兒媳真的太幸福了…”
華蘭眼眶微紅,再次謝過婆婆。
“那個臭小子還給你寫了一封信呢…”
徐氏從盒子裡取出一封信遞給華蘭。
看著手中的書信,華蘭的手微微顫抖,心中滿是激動。
她迫不及待地拆開信封,展開信紙,隻見上麵寫著:
“吾妻華蘭,見字如麵。
自與你分彆,日夜思念。
一路之上,聽聞母親與娘子加封誥命,心中甚是歡喜。
隻是未能在娘子身邊,與你一同分享這份喜悅,實乃遺憾。
如今我已快到關中,不日將開始整頓西疆事宜。
家中若有難處,可找曹家、曾家、蘇家、張家等故舊好友幫忙。
若情況緊急,可讓三娘聯係住在甜水巷的顧千帆,他乃是我之心腹,能助你一臂之力。
無法解決之事,可派人飛鴿傳書與我。
娘子在家中,務必要保重身體,替我侍奉好母親。
待西疆局勢穩定,我便接你過來團聚。”
華蘭看著信中丈夫的叮囑,淚水不禁模糊了雙眼。
她想起與徐子建相識相知相愛的點點滴滴,心中滿是眷戀。
那個小她一歲的夫君,總是能夠替他安排好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