漸漸地,齊國文官們先撐不住了。
在如山的壓力麵前,他們的聲音都傳不遠,根本不是那些慶國文官的對手。
鴻臚寺少卿簡雍上前,想要勸阻:“寧大人,不行就拜一拜吧,畢竟按照禮節,麵見君王,確實該拜。”
“是啊寧大人,咱們好漢不吃眼前虧。”其他人也跟著勸了起來周圍的壓力太大,他們有些扛不住。
但寧安不發話,簡雍等人也沒有擅自做主。
畢竟寧安才是這次出使慶國的負責人,加上昨日寧安的所作所為,可謂是幫他們抻直了腰板。
寧安不發話,他們也就硬著頭皮站著,時不時還對慶國官員予以還擊。
如此做派,倒是也令寧安高看了幾眼。
這些齊國文官的腰板兒彎慣了,但至少還有的救。
就在爭吵愈演愈烈之時,寧安目光睥睨,橫眉冷目。
在真氣的加持下,他的聲音宛若驚雷,響徹大殿:“我在大齊都劍履上殿,入朝不拜,憑什麼到了你們慶國就要行禮?難不成,你慶國皇帝還比得上我們大齊的皇帝嗎?!”
寧安嗓門極大,一時震得百官五臟翻騰。
說這話時,他也是麵不紅心不跳,就連齊國官員們都覺得臊得厲害,他卻依舊平靜。
龍椅上,慶帝氣的七竅生煙,頭發都立起來了。
寧安這番話,就是對他赤條條的羞辱!
他什麼身份?
當年爭儲君之位,生生殺出一條血路,才當上的皇帝。
繼位後,以強硬手段快速集權,一邊發展經濟一邊又對外用兵,二十多年來,令慶國的國力蒸蒸日上,力壓諸國。
齊國呢?
小皇帝才多大年紀?
繼位後許多年,都沒能實現集權,更彆提做出什麼功績了。
‘這混賬東西,竟然說我比不上那個乳臭未乾的小皇帝!’慶帝心中怒極,強忍著才沒發作。
寧安這番話,對他的羞辱,真的是太大了。
慶帝惱怒,慶國百官也不樂意了。
六部大佬齊上陣,禮部尚書郭憂之帶頭怒斥:“我慶國皇帝陛下文濤武略,曠古爍今,對內發展經濟民生,二十年內令國家財力增長十倍有餘,對外掃平蠻夷,拒草原諸部於國門之外……
“如此豐功偉績,在你口中,豈是你齊國皇帝能比?!”
眾官員立即站隊,又展開了一番激烈的唇齒交鋒。
這回,齊國文官梗著脖子強了幾句嘴,也實在是說不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