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您彆難受,兒子以後會讓你過上好日子的。”
趙言見陳氏因為王氏和曹氏送來的米麵蔬菜傷懷,趙言心裡也不好受。
雖然趙言剛剛穿過來就幾天時間,和陳氏還沒建立多麼深厚的母子情。
但是他對於陳氏還是很感激的,穿過來的第一天,看到的第一個人就是陳氏,這也讓趙言對這個陌生的世界沒那麼恐慌。
陳氏給人的感覺就是很安穩安心。
趙言也能感覺到陳氏對他的好,雖然他不是原本的“趙言”,但是既然他現在是這個身份,陳氏也是掏心窩的對他好。
趙言理所應當的認為,滴水之恩應當湧泉相報。
既然他都穿過來了,那就要好好生活下去。
趙言以前作為一名中醫,一直是一名無神論者,但是經過這件事情後。
他開始有了敬畏之心,未來的事情誰都不知道會發生什麼,所以趙言隻想過好當下。
陳氏聽了趙言的話,心裡暖和的要命,兒子之前對她並不算親近,她也怕兒子嫌棄她這個當娘的沒用,所以陳氏多少在趙言麵前有點抬不起頭。
更多的原因是因為覺得愧疚,陳氏覺得是因為自己沒用,才不能給兒子提供更好的條件。
兒子讀書的書沒一本是她和當家的買的,全是兒子拚命抄的,夏天熱的滿頭大汗也在抄書,冬天手都生瘡了還在抄書。
她都不忍心看。
但是斷親過後,兒子的親近她能感受到,非常久違親近的感覺讓陳氏差點又濕了眼眶。
“娘沒事,三郎你彆擔心,餓了吧,娘這就去做飯。”
陳氏隨手用袖子擦了擦眼睛,趕緊拿起窩窩頭和鹹菜就去灶房做飯去了。
斷親都斷了,今後這個家就是她來當了,陳氏可謂是乾勁十足。
得做點好吃的給三郎好好補補才行,陳氏突然覺得這麼好的日子,隻吃窩窩頭和鹹菜有點配不上這麼好的日子。
再說還有趙言那大病初愈的身子。
所以在吃晚飯的時候,趙言看到了那塊目前對他們家來說珍貴無比的臘肉。
什麼日子啊這是,不年不節的居然可以吃上臘肉,趙言心想。
剛剛趙言是目睹了村長媳婦和曹氏送東西的全程的,所以趙言更加知道這塊臘肉的含金量有多大。
現在就算是把他們家所有家當都賣了,都買不起這塊臘肉。
當然趙言的書不算在那些家當裡麵,要說賣書,第一個不同意的就是趙高和陳氏了。
這個時代的人非常尊崇讀書人,所以書的地位相應的也很高,很多人寧願病死都不願意賣書治病,他們覺得書也算是他們身份的一種象征。
把書拿去賣掉,相當於自己就要丟掉一部分的尊嚴,這相當於要他們的命。
趙言對這些行為相當不支持,但是目前的大環境就是這樣,由不得他說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