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臣領旨。”略微遲疑了一秒,蕭朗還是不願在這等小事上與皇帝起糾紛,直接應下。
完全不知道自家大將軍的糾結,立馬笑盈盈的把人拉了進去。
他應下就這麼開心嗎?蕭朗無意識的想到。
“來人,備膳。”
林樂知朗聲吩咐道,手上還牽著自家大將軍的盔甲,仿佛一副生怕人跑了的模樣。
而蕭朗自然不會拒絕,行軍打仗有時候挨餓是常有的事情,但能吃飯自然也不可能假惺惺的推辭。
所以林樂知手上拿著自己的碗,眼睜睜的看著自家大將軍咕嚕咕嚕的吃了好多。
原來當兵的人都這麼能吃,那他們的糧草夠嗎?
吃不好又怎麼能打仗呢?又要拚命又吃不飽。
蕭朗一抬頭,就看到了擔心望著自己的皇帝陛下。
不明所以的蕭朗問道:“陛下。”
林樂知下意識的回答:“我在想送去邊關的糧草夠不夠將士們吃。”
蕭朗的心軟的一塌糊塗,雖然眼前的小皇帝看上去小了點,嫩了點,可能還有點不懂為君之道。
但就衝著他的這份心,蕭朗就知道眼前的皇帝至少是個體恤下屬的皇帝。
放緩聲音說道:“士兵們行軍打仗,至少能吃個八九分飽,吃的稍微雜了點,平時也夠用了。”
至少當初先帝在時,雖然忌憚蕭家,但也沒有發生過克扣軍餉,或者貪汙軍餉的事情。
糧食收獲如此,平時能吃個八九分飽已經夠不錯了。
像一些窮苦人家的百姓,除了平常賣力氣的頂梁柱,基本上也就吃個五六分飽。
林樂知突然開口問了蕭朗很多問題,例如在戰場上是什麼模樣?
蕭朗告訴她,在戰場上不僅有壯誌豪情,也有家國舍離,血染疆場。
有幾年不見的家人,有還未長大的孩童,有孤苦盼兒歸的老人。
蕭朗之所以能成為將軍,靠的從來都不是運氣。
他將這些故事娓娓道來,沒有誇大,也沒有粉飾太平。
因為他知道,現在的小皇帝,是一個十六歲,在這之前還過著享樂公子般生活的安王世子。
既然小皇帝願意聽,那他就講給他聽。
林樂知突然堅定道:“我以後一定會讓大夏的百姓吃得更好。”
她是金尊玉貴的安王世子,雖然性彆上是假的,但她看了很多的書,也聽了很多的道理。
可她還是想不出,連吃飯都吃不飽,還要提著腦袋去打仗究竟是個什麼場麵?
真實而往往比書上寫得更加的殘酷,他們不再是故事,而是一條條人命。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