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瀚的專業能力毋庸置疑,畢竟在一家網文網站做編輯,自然要對各種題材手拿把掐。
更彆提劉文瀚還是出了名的喜歡挖掘新題材,在作者群體裡也算是小有名氣,每天都能收到很多非熱門題材的內投,所以推理小說對於劉文瀚來說一點都不陌生,相反,劉文瀚審核過的推理題材在網站編輯部都算數一數二了。
因此,當劉文瀚真正開始深入劇情後,頓時發現了這部《羅傑疑案》的與眾不同。
這個作者有點水平啊!
劉文瀚不禁感歎,這部硬核推理居然不是走的華國這邊刑偵派的路子,而是設定了真實的西方背景,玩了一出純純的古典推理。
這可不好寫啊!
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在經過長時間的發展,藍星的古典推理不可避免的走進了瓶頸,不管如何設定,似乎最終都逃不開前人的影子,無論再精巧的布局,也總能在前作裡找到相似的設定。
推理已死!
這個口號早幾年就已經在號稱推理之國的瑛王國廣為流傳了,藍星推理已經寫無可寫了。
而在華國這邊,推理作者們還能過得滋潤,純粹是因為東西方文化交流斷絕,其中一些作者通過各種渠道搞到西大陸最新的推理作品,縫合一下東方背景,便能美美的吃上一波信息差。
剩下那些不願意同流合汙的作者們在發現前路斷絕後,進而發展出華國特色推理賽道——刑偵小說,這類推理主打的是現實中人物的犯罪心理、主角的人物塑造以及對社會的影響。
如今,隨著東西方文化交流日益緊密,信息差沒得吃了,縫合怪們已經徹底沒了出路,古典推理在華國幾乎銷聲匿跡,隻剩下清一色的刑偵派。
“好久沒有看到這麼頭鐵的作者了!”劉文瀚喃喃自語道。
雖然隨著劇情的不斷發展,這部《羅傑疑案》的布局不可謂不精彩,但劉文瀚還是沒能下定決心往上推薦。
究其原因:
首先劉文瀚不能確定這部小說是否涉嫌抄襲,隨著文化交流開啟後,西方諸多經典推理著作一股腦的進入到了華國,但劉文瀚一時間根本沒法看完,要知道這次的作品可是要發布到海外去的,被人揪住小辮子可就麻煩了。
其次,這部《羅傑疑案》作品本身,雖然設定非常嚴謹,值得懷疑的嫌疑人也很多,但其根本內核似乎還是古典推理的老套路,隱瞞一部分已知信息,以及必然存在的虛假不在場證明。
而劉文瀚雖然沒有讀到最終結局,也沒時間真的如讀者那般將找出真凶視作挑戰,但他站在專業編輯的角度分析,如果劇情就這樣發展下去,最終還是會不可避免的陷入俗套。
甚至作者筆力越雄厚,案件設計得越精巧,人物關係越複雜,最後的真凶如果不能讓讀者感到眼前一亮的話,這部作品就越發顯得失敗。
而這也是一部優秀的推理小說最困難的地方。
既要過程中的撲朔迷離,又要結尾處的撥開雲霧,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帶著這個心理,劉文瀚接著往下翻閱,隨著文章中的視角,劉文瀚跟隨著偵探不斷的前進著。
越往後看,劉文瀚越發感歎這可真是個好案子啊,作者顯然用心了,整體布置得極為巧妙,而這一感覺也隨著故事越發接近尾聲,而感覺越發強烈。
因為劉文瀚還真沒猜到真凶是誰!
作為一個專業編輯,劉文瀚自認為水平很高,很多讀者看不穿的把戲,在他這種專業人士眼中還是顯得漏洞百出,基本上市麵上的推理小說,在讀到接近結局的時候,他都能鎖定真凶,畢竟這可是他吃飯的家夥。
但這部《羅傑疑案》眼看就要揭曉謎底了,劉文瀚還是沒能找到答案,這就有點不對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