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城山位於川省都江市西南,背靠岷山,全山林木青翠,四季常青,諸峰環繞,狀若城廓而得名。青城山是華夏道教的發祥地之一,也是華夏著名的道教名山。前山被政府開發成了景區,後山深處海拔1260米往上,一片雲霧籠罩的結界後麵就是青城山的門派駐地,高大的山門矗立在半山腰,門上牌匾上“青城派”三個大字蒼勁有力,曆經歲月的洗禮,依舊散發著威嚴的氣息。
關於青城山的來曆也有些記載,上古軒轅黃帝時期,有一位奇人寧封子,感應到了此地靈氣的召喚,千裡迢迢奔赴而來,在青城山潛心修道。寧封子天賦異稟,日夜與靈氣交融,竟悟出了禦風雲的“龍躋之術”。此術可令他乘雲駕霧,自由穿梭於天地之間。黃帝聽聞其神通,親自築壇拜寧封子為“五嶽丈人”,從此,青城山也被後世稱為丈人山。而寧封子則留在了青城山開派收徒,將自己的術法與道統傳承下去。至於後世的青城派則和青城山沒有一毛錢的關係。
而青雲子從林東那趕回來後,立即下令關閉山門,又令兩名核心弟子去世俗打探三大家族的動向及消息,又讓弟子緊急敲響了門內的最高級警鐘召集了門內所有長老來議事。
青城山,掌教一人,太上長老一人,長老十人,核心弟子十數人,內門外門弟子居多數十人。這就是青城山的底蘊,遠遠不能和那些家族相比,門派在世俗沒有產業,完全是自給自足。
不多時,青城山所有的的長老便被緊急召集而來。議事堂內,氣氛壓抑而肅穆。長老們麵麵相覷,皆從彼此眼中看出了疑惑與好奇,不知掌教此番如此急切地召集眾人所為何事。
青雲子端坐在主位之上,沉默良久,方才緩緩開口:玄風,人都到齊了嗎?
“回掌教,除了玄難師弟在邊境巡查外,其餘長老全部到場。”玄風恭敬回答道。
“好,那就開始吧。各位長老,今天召集各位前來,實在是有件關乎我青城山未來興衰的大事。相信你們也知道了幾大修真家族共同討伐林小友的事,而幾大家族居然派人去綁架林小友身邊的普通人,對普通人下手,這在修真界乃是大忌。而間接的逼的林小友的一位小兄弟自爆,林小友一怒之下滅絕了關押的所有家族之人。各位長老你們怎麼看這件事?”
青雲子此話一出,下麵所有長老都議論起來。
而兩次被林東相救的玄風長老站出來道:掌教,林小友與我青城山有恩,幾次救了老夫的命,且為人正直,他遭此劫難,我們理應伸出援手。但同時,我們也需謹慎行事,不可貿然與幾大家族為敵。
一位長老皺著眉頭說道:“掌門不可,六大修真家族傳承已久,底蘊深厚,我們青城山根本不是其任何一家族所能比擬的。”
又一位長老站出來道:“是的,掌門,我也讚同玄空長老的話,我們不宜摻和到六大家族和這林小友的紛爭裡去。”
其餘各位長老都紛紛發表自己的意見,基本上都是不讚成要和六大修真家族對立。
青雲子眯著雙眼看著台下的這群長老,唯有看向玄風時才滿意的點了點頭,他雖然貴為掌教,有絕對的話語權和威望。但是他不想以勢壓人,他自己內心是非常願意和林東交好,尤其是林東贈予了這些丹藥後,而玄風被林東救了兩次性命,也自然而然的對林東感恩戴德,可這群長老並沒有受林東的恩惠,可並不代表他們就是一群迂腐不正直的人,他們也隻是一群隻願偏安一方,盤膝清修的人罷了。青雲子就是想先問問眾長老的意見後,在拿出林東給予的丹藥,讓眾人從內心能更容易的接受林東,雖然整個青城山底蘊有些差,可是渡劫期修為的人還是有兩位的。關鍵時刻配合上聯合蜀山等門派還是能在修真家族麵前說上話的。
青雲子看了看眾長老,他知道位於後山的太上長老也肯定在關注著這裡,頓了頓後繼續開口道:
“我輩修士,修行之路漫漫,所為何求?當為求道,為護蒼生,為守正義。修行,不單單是功法的精進、實力的提升,更是心境的磨礪。若隻知偏安一方,貪圖一時之寧靜,雖可暫得安穩,然長此以往,必將失去進取之心,在歲月流轉中逐漸沉寂,最終消失於曆史長河。
我青城山雖底蘊稍遜於那些家族,在世俗亦無產業,門派資源確有耗儘之時。但如今,機遇已至。林東小友,為人正直,實力非凡,且對我青城山有恩。與他結識,乃是天大的機緣。我們若能在此時伸出援手,不僅是報恩之舉,更是為我青城山的未來謀出路。
家族雖然傳承悠久,底蘊深厚又如何?我們有我們的堅持與勇氣。在這風雲變幻的修真之世,若不敢踏出這一步,不敢為正義而戰,不敢去擁抱機遇,那我們與那腐朽的枯木又有何異?所以,我決定我青城山將於林東小友共同進退。”
就在青雲子話語剛落,議事堂內陷入短暫的沉默。眾人皆在思索著掌教所言的深意。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