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保住其奪權篡位得來的江山。
不僅殺光了宇文皇室的男丁,還把北齊、南陳的都城也鏟除掉。
企圖以這樣極端的方式來消除前朝的痕跡。
如今。
宇文衍的出現改變了這個時空的曆史走向。
這兩個老夥計不用再刀兵相見了。
然。
隋曆二世而亡,能不能從中找出一些端倪呢?
總不能把所有責任都推到楊廣身上吧!
“兩位老將軍都是大周柱梁,朕欲實現武帝遺誌,還仰仗兩位鼎力相助呢……”
宇文衍看著他們,笑得很是燦爛。
以二人在朝中的威望,絕對能夠鎮住場子。
有了他們的支持,自己的這個皇位暫時算是坐穩了。
“謝陛下,臣等萬死不辭!”
兩人拱手躬身道。
接下來幾天。
宇文衍分彆接見了另外幾位回京的藩王。
這些皇叔公都表現正常,對於宇文衍親政似乎也沒什麼異議。
數日後。
宇文衍下詔實施“三省六部製”。
任命:
上柱國,鄖國公韋孝寬、臨國公顏之儀為中書令。
上柱國,蜀國公尉遲迥、上柱國,申國公李穆、義國公樂運為侍中。
上柱國,酆王宇文貞為吏部尚書。
上柱國,郯國公王軌為兵部尚書。
上柱國,於翼為戶部尚書。
上柱國,許國公宇文善為禮部尚書。
上柱國,畢王宇文賢為工部尚書。
上柱國,宇文椿為刑部尚書。
中書令,門下侍中,尚書左右仆射是宰相之職。
宇文衍暫時還不打算任命左右仆射。
中書令,侍中,及六部尚書都屬於正三品。
以上任命組成當前大周的權力核心。
之前六官中的一把手成了各部尚書。
暫時把他信任的郯國公王軌放在兵部尚書的位置。
中書令和侍中一下子任命了五人,也是為了進一步分散權力。
除此之外,以下各層官員,包括九寺五監分彆各有任命。
大周官場,自上而下實行全新的架構。
同時也進行了一次大換血。
一朝天子一朝臣。
凡是與楊堅、劉昉、鄭譯等人密切相關的官員全部清洗撤換。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