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一來。
不但能夠避免資源浪費,還可減輕朝廷的部分財政負擔。
運營好了,絕對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
宇文衍覺得此事可行性很高。
醞釀了一炷香的功夫,做出一份驛站改造方略。
還製定了一則“驛站官民兩用運營管理規範條例”。
其中。
包括二十裡增設一驛,完善一些基礎設施。
如何官民兩用分開,保證官方往來不受乾擾。
還有,整修路況不佳的路段。
……
接下來。
召集眾臣,開了個小朝會,把這件事情落實下去。
當三省六部大佬見到這份完整的改造方略,心下有些震動。
可以說。
信息傳遞通暢與否,直接決定了中央對地方的統治。
改善驛站,絕對是加強中央集權的有效手段。
但這是一個龐大的工程。
其中所需付出的人力、物力不是個小數目。
關鍵是維持其正常運轉的開銷,全靠朝廷承擔。
和養軍隊一樣,花錢如流水,隻出不進。
國力強盛的時候也沒什麼。
可一旦國家走下坡路,財力難以為繼時。
整個驛路係統就將麵臨癱瘓。
明朝末年。
朝廷取消大量驛站,就把失去工作的李自成給逼反了。
當朝大佬們自然知道驛站的重要性。
小皇帝提出對外經營的想法,的確能為朝廷節省一部分開支。
官方背景的客棧。
單安全這一項,就絕對是來往客商的首選。
出門在外的客商,最怕的就是黑店和攔路搶劫的強盜。
失財不說,一不小心還有可能丟了性命。
“陛下,此舉甚妙!”
“做好了,絕對利國利民的大好事。”
“臣等自愧不如!”
……
其實。
不是他們笨,想不出對外運營,自給自足的方法。
隻是被傳統的條條框框限製。
加上思想上的偏見。
一切都是以官家為重,以皇權為尊。
認為朝廷這樣做,那是自降身份。
或者說,覺得普通客商根本沒有資格享受官方便利。
眾臣聽完宇文衍的講述,全都表示讚同。
比起宣帝在位時的離譜,荒唐。
小皇帝親政以來做的事情,簡直就是明君的典範。
宇文衍點頭,歡喜道:
“既然諸卿亦覺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