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
是宇文衍用瘦金體書寫的一副對聯。
上聯:醫隱山林誌高遠
下聯:仁照今古惠萬民
橫批:懸壺濟世
元威把這些東西搬上馬車,帶了幾個侍衛,便直奔終南山而去。
宇文衍原本還想讓元威把神醫接到京城過年。
不過。
想著這位孫神醫大概率已經猜到了他的身份,就算邀請應該也不會來。
既然雙方都沒點破,那就先行叫著“孫大叔”吧。
……
年底這些日子。
每天都有大量的奏章,從各州官府傳送至朝廷。
都是一州總管、刺史的工作彙報,和年度總結。
同時,遙祝皇帝過年吉祥安康!
這個時期的過年。
主基調還是祛邪避災,祈福祝願。
這些奏章,大都在六部都堂和政事堂就處理了。
無須小皇帝親自批閱。
除非有重要事項,或是緊急情況。
先由政事堂幾位大佬合議,給出處理意見,最後由皇帝決斷。
當然。
皇帝要是想看,也可從政事堂把他們處理過奏章拿來查閱。
此時,宇文衍手上的奏章,就是政事堂處理過的。
他發現,韋孝寬,李穆,顏之儀和樂運他們處理政事。
全都行事老道,有格局,有手段。
而且,條理清晰,有理有據,公正平允。
出於小皇帝特彆重視底層百姓的緣故。
他們在處理政事之時,對於民生問題都會有所側重。
這就是上有所好,下必效之!
一國之策令,一國之風氣,一定程度上,是由上位者決定的。
……
元威午間出發。
酉時就回宮複命了。
“回稟陛下,那位孫神醫沒回老家,在山上過年。”
“他讓臣給您帶話,說是多謝貴人厚禮。”
“山野村夫,無以回報,藥酒一壇,略表心意……”
元威先是拱拱手。
隨之,左手負於身後,右手作捋須樣,學著孫思邈當時的神態說道。
話音落下。
逗得小皇帝和元胄、墨言三人哈哈笑起來。
“好你個元威,學得挺像嘛!”
“孫大叔有沒有說,最喜歡哪樣東西?”
宇文衍沒想到,元威還有這等表演天賦。
要是放在後世,定然是一個實力派演員。
“當然是那些醫藥典籍。”
“你們是沒看到,孫神醫那神情,甭提有多激動……”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