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停地招募算術方麵的人才。
宇文衍是希望算術館把這門學科普及並發展起來。
“凡參與編纂的人員,每人賞錢百貫,絹三十匹,你雙倍……”
“謝陛下!”
甄族沒想到,臨走了竟然還有驚喜。
樂嗬嗬地躬身謝恩。
離開皇宮後,返回國子監。
賞賜的錢財。
墨言會安排人直接送到算術館去!
“小言子,書籍印刷是由哪個衙署負責?”
宇文衍翻看手上的算經,開口問道。
“陛下,什麼是印刷?”
墨言有些不解地問了一句。
我去!
我靠!
對啊,這個時候都還沒有印刷這回事呢!
看到墨言的疑惑,宇文衍這才反應過來。
這個時候,有拓印,但卻還沒有印刷。
那讀書人想要學習各種典籍怎麼辦呢?
隻能是用手抄。
由此,還產生了一個專門抄書的營生。
這些抄書人稱為“經生”。
都是一些寒門子弟,落魄學子,以此賺取一些的銀錢。
手工抄書,有很大的局限性。
一是效率低。
抄一部典籍,花幾個月也是常事。
還一個就是有抄錯的可能。
一言之差,其義謬以千裡,不利於先賢聖言的傳播。
為了保證知識的準確性。
官方便把一些典籍刻在石板上,稱之為——“石經”。
讀書人想要學習這部典籍的話,就用拓印的方式,把“石經”上的文字印下來。
得到的紙張,便是所謂的拓片。
曆史上。
雕版印刷在隋朝出現,於唐朝興盛普及開來。
一開始是用來印刷佛經和佛像的。
由此可見,隋朝的時候,佛教極其盛行!
“宣畢王進宮。”
“等下你就知道什麼是印刷了……”
想到雕版印刷,宇文衍頓時來了興趣。
令墨言速去傳召工部尚書宇文賢。
雖說雕版印刷一樣有其局限性。
印一頁就得雕刻一塊模板,萬一刻錯,整塊板就廢了。
但不能否認。
在當下,它是劃時代的先進技術。
將給大周文化傳播帶來重大的影響。
不一會功夫。
畢王宇文賢就進宮了。
“臣參見陛下!”
“免禮!”
君臣二人已經很熟了,又是自家人。
簡單寒暄後,小皇帝開口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