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正是因為失去了河套地區。
使其一直沒能完成大一統的局麵。
南宋更是隻能龜縮在江南一隅。
大周得益於從草原勢力建立的北魏過渡而來。
陰山一帶邊境地區,都在朝廷的控製之下。
至少能和突厥在邊境線上,形成互有攻守的拉鋸戰。
北魏在陰山一線,設立了六個軍鎮。
自西向東,分彆是沃野、懷朔、武川、撫冥、柔玄、懷荒六鎮。
北魏分裂成東魏、西魏,也是因為這六鎮起義造成的。
大周太祖宇文泰正是起家於六鎮起義時的武川鎮。
周武帝滅北齊後,加強了北方邊境的防範。
除了修繕長城,也重建了六鎮。
……
阿波可汗大邏便和沙缽略率領的大軍,在同一天發動了攻勢。
沙缽略的十萬大軍兵分兩路。
分彆進攻五原郡,和前套平原的雲中郡、定襄郡。
大周軍隊依托有利地形和關卡要塞,對突厥軍隊進行反擊。
漫天箭雨和滾木擂石從天而降。
殺得突厥士兵哭爹喊娘。
特彆是雞鹿塞和高闕塞,狹長穀地沒有騎兵衝鋒的空間。
阿波可汗隻能利用弓箭手和投石車做掩護。
命令突厥士兵扛著木梯強攻。
奈何大周軍隊準備充足,居高臨下,箭矢不要錢似地往下射擊。
突厥士兵一波接一波地倒下,血水染紅了狹穀。
懷朔鎮。
越過長城防線的突厥軍隊,對這處邊鎮發動了猛烈的攻擊。
“兄弟們,後麵就是我們的家園,狗日的突厥豺狼想要搶光家裡的糧食,財物,女人……”
“試問,我們手中的刀槍答應嗎?”
達奚長儒率領他組建的兩千陌刀隊,親赴一線。
“不答應,殺他娘的……”
“把突厥狗趕回塞外吃風喝屁!”
“對,他奶奶個嘴,老子和他們拚了。”
戍卒目光堅毅,死死盯著衝鋒而來的突厥騎兵。
最前排,是重甲持盾形成的第一道防線。
陌刀隊站於其後。
後麵,弓箭手,弩手箭搭於弦,摒氣凝神,待命攻擊。
“放箭!”
達奚長儒一聲令下。
咻!
咻!
……
破空聲不絕於耳,箭如雨下。
密集的箭矢,給突厥軍隊造成第一波傷害。
先頭部隊頓時人仰馬翻。
後麵的士兵騎在馬上開弓拉箭,進行反擊。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