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皇帝相信。
在座的十一位大佬,肯定也有各自的商業獲利來源。
隻是明麵上,有身份地位的家族,會做出與商業活動保持距離的假象。
宇文衍當然不會去戳穿。
隻要這些人還顧及這份臉麵。
就算開征商稅,有損他們的利益,也隻能啞巴吃黃蓮。
暫時。
官商勾結的現象無法杜絕。
但朝廷必須嚴格死守商人不能為官這一條令。
一旦鬆開這道口子。
官商完全一體,說不定就真的動搖國本了。
資本不是洪荒猛獸。
就如小皇帝設立的華夏商行,所得之利皆入國庫。
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或是賺他國之錢,以提高百姓生活水平。
此乃良性可取的國有資本。
但若是不受國家掌控,淪為私人謀利的工具。
這樣的官僚資本,對於國家的危害就是致命的。
你想啊。
要是華夏商行進行商貿活動,隻是養肥了商行一眾工作人員。
以蘇威為首的大小官員,更是個個腰纏萬貫。
商行賬麵上卻年年虧損,國庫分文未進。
這種情況。
對於國家的損害有多大,那是顯而易見的。
但宇文衍不能因為存在這樣的風險,就不去做。
隻不過,得在朝廷主持下,儘力約束官僚資本,不斷完善監察機製。
當下絲綢之路上利潤,大部分都被西域各國商人賺取了。
他們吃肉,東方連湯都沒喝上幾口。
這也體現出中原王朝控製西域的重要性。
若是掌控了絕對的話語權。
單單絲綢之路上的商業利潤,就能讓大周起飛。
這就是小皇帝設商業司,組建華夏商行的因由。
絲路上的商貿活動,大周必須積極地參與進去。
而且,要不斷增加在西域的影響力。
商業司剛剛設立時,有些朝臣是反對的。
認為朝廷公然進行商業活動,多少有點離經叛道,不務正業。
甚至。
有個彆腐儒認為此舉有傷國體,給泱泱大周蒙羞。
當初大朝會上。
十一位中樞大佬,超過半數明確支持他。
其他幾人則表示不懂商業,不發表意見。
有了決策層的支持。
小皇帝直接無視朝堂上反對的聲音,丟給大佬們去搞定。
隨著華夏商行順利運轉。
各種商業貿易開始陸續帶來利潤。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